于是王莽乃奏明太后,对这些人加官晋爵,厚加酬赏。但戴涉已经去世,那就封给他儿子。王莽这样做,就是要给大家看——你们看,我王莽是个重情义的人,谁对我好,我不会忘记他,多少年都记着他的好处。但此前他对一部分人的罢免惩处也使大家不寒而栗——谁要是得罪忤逆了他,也绝没好果子吃。
大家不由想起了那句话: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于是满朝文武,包括各州郡的牧守长吏、藩国王侯,争相巴结依附王莽,朝野称颂之声不绝。而王莽则把他认为对自己最忠心的一干人安排到最重要的位置上——王舜王邑为腹心,甄丰甄邯主击断,平晏领机事,刘歆典文章,孙建为爪牙。另外甄丰的儿子甄寻,刘歆的儿子刘棻,涿郡人崔发,南阳人陈崇等等,也都为王莽重用;朝廷上下,几乎都成了王莽的党羽。
有必要介绍一下王邑。因为在多年以后的昆阳大战中,王邑和刘秀是敌对双方中最主要的两个角色,他们两个决定了新汉两个政权的生死存亡。当然那个时候王邑都四十好几了,而刘秀才二十七八岁。
王邑是王莽四叔成都侯王商的儿子,此时也就是二十多岁。王莽重用他,一是当年四叔要将他的封地分给自己一部分,他现在想表示感谢,二来王邑这年轻人的确也是个人才——虽然自己的那些从兄从弟大都是些纨绔子弟,但这个王邑是个例外,又聪明又能干事,尤其对自己忠心耿耿,死心塌地,所以就把他和王舜当成自己的左膀右臂。
王莽威权并重,名震天下,但王莽远不满足。因为与千百年前几个著名的辅政大臣如周公、伊尹、霍光相比,他的名誉还差得远。他的目标,就是赶上或超过他们。
可要超过周公、伊尹、霍光,谈何容易?不过这对于心机
第三十三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