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轻松愉快的气氛开始有了欢悦爽朗的说笑声。
一天下午队伍在马田休息。这是群山夹峙中的一条峡谷碧蓝的天雪白的云山上怪石磷峋清澈的溪水在山下流过。中国士兵缅甸姑娘美国人英国人在溪水中洗浴、修面、嬉闹。史迪威情不自禁地感慨道:“多美的景色要是我们有一架摄影机就好了。”
5月2o日史迪威和他率领的队伍经过16天的艰难跋涉终于到达了印度的英帕尔。事后人们才知道在当时所有撤出缅甸的部队中只有这支114人的队伍无论是军人还是贫民没有生一个减员。人们曾怨恨他的严厉和粗暴然而正是这位严厉而粗暴的老将军带领他们平安地闯出了绝地。史迪威为此感到兴奋和自豪他在写给夫人的信中说:“能把我的那帮人带出丛林我简直高兴极了。”
到达英帕尔的第二天史迪威便病倒了。他躺在床上“感觉就好像是进了地狱”。在那段艰难的行程中他比别人耗费了更多的精力。一位踉随他走出缅甸的记者对他作了这样的描绘:“将军无疑是一位天才的‘暴君’他不仅靠权威而且更靠意志驱动队伍行军……他看上去恰似愤怒的上帝骂起人来犹如堕落的天使。他体重至少减轻了2o磅本来就十分瘦削的身体只剩下皮包骨头。他双手不停地颤抖蜡黄的皮肤好像害了黄疸病眼睛深深地陷入眼窝里。”
病中的史迪威焦急地询问中**队的情况但是没有一点儿消息英国人一无所知。史迪威叫来副官多恩:“快通知布里尔顿派飞机侦察一定要找到中**队。”
中国远征军主力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之中陷入了绝境。
杜光亭率第5军直属队和新22师在号称“死亡之谷”的胡康谷地(也就是野人山)中艰苦地挣扎。直到5月31日最高统帅才不得不电令该部退往印度利多。但是由于雨季已到山洪暴部队进退不得。美军派出飞机不断空投粮食才使这支队伍免遭全军覆没。至8月上旬杜光亭和廖建楚率部到达印度利多2万多人的部队仅剩3ooo病弱。
第96师先入胡康谷地后经孙布拉蚌退往缅北葡萄脱离险境靠空投粮食勉强维持。7月初最高统帅电令该师回国。余师长率部经一个月的艰苦行军翻越高黎贡山于8月初抵达滇西剑川。
第2oo师原定就近向景栋第6军靠拢但杜光亭却另电该部北进归建致使该师陷入崇山密林之中。5月18日第2oo师在转移途中与日军遭遇师长戴海鸥胸腹各中一弹后不治身亡。高副师长、步兵指挥郑少将率部用担架抬着戴师长的遗体历经艰难险阻突出重围于6月下旬返回滇西云龙。部队进入国境的时候当地县长带领县城居民沿街跪倒为誓死回国的将军迎灵。
第6军在整个入缅作战期间几乎未挥任何作用。暂编55师全师被击溃陈师长回国后被军法处置。第49、93师由景栋撤回国内。
第66军除新38师孙师长部入印外新28、29师弃守腊戍之后经腾冲转回怒江一线后退往滇西碧江。
中国远征军第一期1o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入缅甸作战不足两个月逃亡几近三个月死亡总数达6.1万人。其中作战伤亡仅为1万余人有近5万人死在深山密林的撤退途中生还者仅约4万人。有诗为证:“十万大军下缅甸四万残兵侥幸还。一万忠烈死疆场五万冤魂葬深山。”
5月22日史迪威乘卡车离开英帕尔赶到迪马普尔。第二天从那里坐火车抵达美军第1o航空队和空运指挥部所在地――廷苏吉亚。布里尔顿和斯科特等人赶来迎接了他。史迪威再次要求布里尔顿派飞机寻找中**队并准备向他们空投食品和药品。十几天以后美国飞机现了远征军的踪迹开始源源不断地空投救援物资。倭国人满心以为远征军在滂论大雨中退入“死亡之谷”注定要“束手待毙”。后来他们才现:“美国空军及时解救了这些穷途末路的中国人。他们向胡康谷地和孟拱谷地空投了大量粮食和物品才使奄奄一息的中国人免遭覆灭。……据估计至少有132吨粮食和物品被空投在中**队的行军路线上。”
韦威尔和亚历山大赶来看望史迪威。他从内心里对这两个人感到厌烦他们应当对缅甸的失败承担最大的责任。如果不是他们横加阻挠中**队或许能早一点入缅布防;如果不是他们硬要控制指挥权最高统帅也许不至于那么谨慎小心缩手缩脚;如果不是他们把交通运输搞得一团糟中**队的行动或许不至于那么迟缓;如果不是他们仓皇向印度西撒或许还能在曼德勒一线挡住日军……
史迪威早就察觉到英国人根本就没有保卫缅甸的决心和热情。4月15日他就曾致电马歇尔指出:“英国在印度的驻军足以拯救缅甸韦威尔竟不向缅甸增派一兵一卒;亚历山大也一定得到了伦敦的命令要他只是象征性地抵抗一下就撤出缅甸。”事实正像史迪威所推断的那样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坦白地写道:“在亚洲一片黑暗的那段日子里罗斯福却要我为中国人看守缅甸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建议比美国人的这种胡思乱想更令人沮丧。……对英国人来说放弃1oo个缅甸也不会比丢掉一个印度更重要。”
由于缺乏共同的目标史迪威和韦威尔、亚历山大没有更多的话好谈。韦威尔考虑的只是保卫印度他筹划的却是如何夺回缅甸。韦威尔在史迪威灼人的目光逼迫下只好含糊地表示将为他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5月25日史迪威从廷苏吉亚飞到新德里。他一走进下榻的帝国饭店就被蜂拥而至的新闻记者团团围住。面对着耀眼的闪光灯史迪威表情严肃地回答了记者们就缅甸战役情况提出的问题。近一个小时之后他用一段简短而有力的谈话结束了他的记者招待会。他说:“我声明我遭到一次沉重的打击我们不得不撤出了缅甸这是一个奇耻大辱。我认为我们必须找出失败的原因重整旗鼓胜利地夺回缅甸。”
第二天美国各大报纸几乎都登了美联社记者回的现场报道:“5月25日印度新德里:在缅甸遭到沉重打击之后在穿越缅甸荒无人烟的丛林疲惫地跋涉了14o英里之后约瑟夫・・史迪威中将依然充满着战斗精神。他在今天宣布说缅甸能够而且必须从倭国人手里重新夺回来。”
那天晚上他坐在饭店的写字台前起*了一份给6军总部的电报。在英帕尔他就接到了马歇尔的一封来电他代表总统、6军部长和6军部全体成员转达了对史迪威的赞誉和鼓励。史迪威并不是一个爱虚荣的人他并不需要这些美好言词的安慰他要的是物资、飞机和美军的武装部队。如果他能有一个军的美国部队缅甸战役决不会是这样的结局;如果第1o航空队能有多一点的飞机而不是只有8架没有机枪射手的轰炸机倭国空军就不可能在缅甸上空如此猖撅;如果不是参谋部让布里尔顿转向印度洋接受韦威尔的指挥他或许能在中国人面前能更理直气壮一些。
他在给6军部的电报中说:“我相信中国在战略上具有决定性的重要地位我对此深信不疑。因此不向中国战区派遣美国部队无疑是个重大错误。”
现在需要对英国说的话他告诉了韦威尔和亚历山大;需要对美国说的话他告诉了史汀生和马歇尔;下面就是要对中国说的话了他必须赶回重庆把这些话告告诉最高统帅。5月28日他乘坐一架B-25轰炸机离开新德里开始了重返中国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