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一章缅甸悲歌(十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对就是这个意思。哪怕就是只有我一个人走我也要回国我决不做什么难民,更不会交出我的武器。”出于军人的荣誉感刘建业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好吧就这样决定了全体撤退回国。”黄军长在征询了意见以后做出了决定。

    “不过我有一个建议。”刘建业说道。

    “说吧有什么意见及早提出来。”黄军长说道。

    “我们不能就这样仓促的撤退。先目前还囤积在腊戌的物资我们必须能带走得就带走带不走的全部毁掉决不能留给鬼子让他们利用这些物资来打我们。第二杜光亭他们的撤退还必须由我们来掩护我们同时还要以坚决的行动为他们打通回国的通道不然他们就只有翻越野人山才能回国了这样他们的部队就会遭到极大的损失。我们作为中**人不能丢下自己的兄弟自己先逃跑。”刘建业说道。

    “这两个意见很重要。我支持。”郑军长率先表态。

    “那就这么办我率领五十四军为大家殿后麻烦郑军长率领第八军的弟兄向杜光亭他们的方向实行突击打通和他们的联系通道接应他们和我们一起沿滇缅公路撤退回国。至于还在向我们这个方向赶路的第71军就电请军委会命令他们在前方接应我们特别是要切实控制保山龙陵腾冲等几个要点。我们如果能够保住滇西就可以保留在缅北的影响力便于随时杀回来。”黄军长说道。

    “我同意。”何师长说道。

    其他的几个师长也纷纷表态表示支持决定。

    当天夜里为了掩护第八军的撤退五十四军向第56师团和第18师团起了主动进攻。与此同时刘建业带着工兵开始在城内焚烧炸毁带不走的物资和会影响部队撤退的重型装备。

    看着熊熊的火焰听着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刘建业的心里在流血。

    “缅甸相信我我一定会回来的。”看着城外山林的模糊影子刘建业对自己誓说――

    热烈祝贺我心中最爱的球队国际米兰终于在等待了18年后在梅阿查举起第十五个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冠军的奖杯这是所有内拉祖里期待已久的日子也是天堂里的普雷斯科先生未竟的心愿。

    paZZaInTeRamaLa!

    5月1日杜光亭已经到了孜公扛着远征军长官名头的罗上将那天早晨也悄悄离开他乘火车追赶杜聿明去了史迪威仍留在孜公以南4o多公里的瑞波。他的身边除了几十名美**人以外只有16名中国卫兵。许多美**官对英国人的背信弃义和中**队的作战不力气愤已极他们不知道继续留在缅甸还能做些什么。

    在第5军担任战术顾问和联络官的赛伯特准将对史迪威说:“乔英国人跑了罗和杜也走了我们要飞机回国吧!”赛伯特的这一建议并不能理解为怯懦。当战局处于无法挽回的危险情况下先应考虑保存高级指挥官这在世界各国的战争史上已成为一种惯例。当新加坡即将陷落时韦威尔从那里撤到了爪哇;当爪哇再次出现危机时他又飞到了印度;当菲律宾败局已定时麦克阿瑟从那里飞到了澳大利亚。战争需要军队但更需要统帅。一个士兵或下级军官从火线脱逃那是可耻的;一个统帅或高级指挥官从危机情况下摆脱出来却是允许的。战争就是如此。

    史迪威现在并不想这样做他觉得有责任挽救中国远征军的失败。他对赛伯特说:“尽管我对中**队的指挥权是徒有虚名但我还必须对他们负责。如果我现在就走他们可能会遭受更加惨重的损失说不定会出现又一次投降。那样我就再也不能回来指挥中**队了。”

    那天上午有27架日军轰炸机飞到瑞波上空人们四处隐蔽以躲过空袭。日本飞机投下了几颗炸弹飞走了。当躲避空袭的人们回来时惊异地现史迪威仍坐在屋里的桌旁独自一人饶有兴味地玩着纸牌。他的镇定与沉着影响和感染了有些慌乱的美**官们。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史迪威仍在那里端坐着。日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渡过伊洛瓦底江正在追击前进。瑞波已经可以听到隆隆的炮声。参谋人员不由得为史迪威捏着一把汗日本人惯于穿插奔袭他们那短短的罗圈腿跑起路来却像飞一样快。

    近中午时分一架美国飞机在瑞波上空盘旋了几圈后降落在临时充作机场的一片空地上。机舱门打开走下了两名美国空军上校。他们是美军空运司令部司令官凯莱布・海恩斯和执行官罗伯特・斯科特。这个司令部设在印度的阿萨姆邦负责从印度经缅甸到中国昆明的空中运输1o天前才刚刚开始工作。在昆明他们接到美国空军司令哈普・阿诺德将军的命令要他们立即飞往瑞波把史迪威和他的参谋人员接出来。

    两位空军上校对史迪威说:“先生阿诺德将军派我们来搭救你出去。”“搭救”这个词刺痛了史迪威他用布满血丝的眼睛瞪了他们一下严厉的目光表示了他的不满和拒绝。海恩斯焦虑地告诉他他们在空中盘旋时现日军距瑞波只有2o多公里了情况非常危险。史迪威不想对两位空军人员作更多的解释他决定让司令部的大多数军官乘飞机前往印度并要他们转告已在印度的罗伯茨上校与英方商量安排一个训练中**队的基地并做好接应的准备。

    道格拉斯c-47型美军运输机向西飞去史迪威带领留下来的十几名美**官和其他随行人员离开瑞波开始北撤。

    从曼德勒到密支那只有一条单线的窄轨铁路车厢很小运输能力十分有限。罗上将率领他的长官部人员昨天晚上乘火车出走出不到3o公里就与另一列火车相撞造成了铁路运输的中断。中**队沿着尘土飞扬的公路或乘车或步行仓皇向北撤退。大批逃难的英国人、印度人和缅甸人夹杂在溃退的军队中间显得一片混乱。

    史迪威在北撤的路上经过耶乌他去了设在那里的英军司令部。司令部已人去屋空只有几名下级军官在那里手忙脚乱地清理物品、焚烧文件。史迪威找到一名军衔最高的上尉向他询问英军的去向。“我想我们的人都已经走了。”那个上尉失神的眼里显露出内心的惊慌失措。史迪威用电台叫通了亚历山大向他通报说中**队正在向密支那撤退但根据目前形势的展很可能将不得不退到印度。亚历山大回电说同意为接应中**队撤往印度进行准备。史迪威为远征军安排了一条在万不得已情况下的最后退路。

    但是他知道要说服中国人接受这一安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亚历山大和史密斯总督秉承来自伦敦的指示虽然表示可以接受中**队入印却坚持要按照所谓“国际惯例”以“难民”的身份接待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做的实在太绝、太损。中国人最讲“面子”恐怕很难接受英国人的苛刻条件。

    史迪威离开耶乌继续北行当天晚上赶到了孜公。

    第二天一早杜光亭来见他一会儿罗上将也赶到了这里。他们一起研究了目前的形势和远征军的下一步行动。

    要远征军的主力撤到密支那是最高统帅亲自来电做出的部署。他的意图是让远征军固守缅北三角地带确保印度至昆明的空中走廊和由英帕尔经密支那到云南腾冲的中印公路。如果万一缅北不守便由密支那撤回国内那里有一条公路通往云南的腾冲。

    但是情况正在生变化在中国远征军的撤退路线以东绕过腊戌的日军第56师团主力正沿着一条平行的路线向八莫和密支那疾进。那里已经没有任何阻击部队日本人如入无人之境。如果日军赶在远征军之前占领密支那那么缅北就会变成一个可怕的死胡同。北面是号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西面是人迹罕至的野人山东面则是高黎贡山那里是一块插翅难飞的绝地。

    史迪

第二百五十一章缅甸悲歌(十六)-->>(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