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少的忠于日本的台湾籍士兵。
“日本人终于又开始动手了。不知道这一次的日本南线指挥官还是不是岗村宁次那个老死不掉的?”在自己的新办公室里看着敌情通报的刘建业这样不怀好意的想着。岗村宁次这个家伙后来坐到了日本侵华日军的总司令战后居然又无罪释放。这件事一直是让刘建业对蒋委员长不满的。这个罪大恶极的家伙怎么着也要关到老虎桥监狱才对当然送到雨花台刑场也是可以接受的。
13日日军第6师团攻占桐城后转向西南方向进攻17日陷潜山。24日日军一支6战队由军舰运送到东流登6攻向马当。马当位于皖赣接壤处在长江右岸。马鞍山横枕大江束水激流极为险要。为阻止日军舰艇西犯中**队在马当江面设人工暗礁3o处沉船39艘布雷16oo多颗。但如此重地中国守军只有一个营加上从东方溃退下来的部队计5oo人。日军向马当猛烈攻击中国守军每日在炮火中阵亡达百余人。江防总司令刘兴迭电第167师师长薛蔚英驰援马当但薛师迟迟不动。26日马当要塞的守军经连日死守牺牲殆尽要塞陷入敌手。薛蔚英因持兵不援贻误战机被查办处决。日军占领马当后直逼湖口。湖口守军第26师官兵系四川人由保安队临时编成新兵多武器劣。但在师长刘雨卿率领下坚守不退拼死抵抗。没有重武器只靠轻机枪、步枪、手榴弹同敌人近战或肉搏。苦战两昼夜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最后全师大部牺牲存者不足三分之一。7月4日湖口失守。同时在长江左岸日军一部从合肥南下又攻占桐城、潜山。至此中国守军主阵地大门敞开日军在中国主阵地前占据了出阵地武汉会战的决战将拉开战幕。
这一段时间新编十四师也从大别山区转移到了武汉北面的防区。第118师也奉命从第三战区调到了这里接受第六军的管辖。当然作为第118师前身部队的老长官刘建业又受到了原先的33旅那些旧日部下们的热烈欢迎。见到了那些旧日曾经一起出生入死和鬼子血肉搏杀的袍泽弟兄刘建业也是既感到高兴又有些伤感。虽然和老部队分别的时间并不长可是不少的弟兄们也已经永远看不到了。
7月中旬日军大本营颁布华中派遣军新战斗序列:由畑俊六大将任司令官下辖第2军(司令官东久迩宫亲王)、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和一个直辖兵团、一个航空兵团。其部署为:第2军辖第3、第13、第1o、第16四个师团及一个骑兵旅团集结合肥附近向大别山麓进犯直趋信阳迂回武汉。第11军辖第6、第9、第27、第1o1、第1o6师团及波田支队集结九江附近分兵沿长江两岸从正面向武汉推进。其主力主要放在长江以南地区意在径直逼近武汉战决。先后投入总兵力达4o余万人配备12o余艘舰艇5oo余架飞机。
针对日军的动向7月初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作出武汉会战的指导方针:确定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长江以北、第9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在长江以南联合夹江作战保卫武汉;立足于外线机动作战以空间拖敌4至6个月逐次抵抗消耗日军。具体部署为:第9战区第1兵团(司令薛岳)担任南昌至德安附近鄱阳湖西岸防御;第2兵团(司令张奎)担任德安、星子至九江一线防御。第5战区第3兵团(司令孙连仲)、第4兵团(司令李品仙)担任长江以北、大别山东麓一线防御。武汉卫戍部队(司令陈诚后为罗卓英)固守武汉核心阵地所属部队同时作为战略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前线作战。中国先后投入总兵力达11o万人出动4o余艘舰艇1oo余架飞机。苏联援华志愿飞行大队亦参加了会战。
会战开始之初的7月底8月初尽管沿长江一线系侵略者此次进攻的主要方向但双方皆以重兵相对因此日军不敢轻举妄动除展开一些侦察性进攻以试探中**队防守的重点与防线薄弱之处外大规模的作战并未立时展开致使该方向短时间内一度出现了大战之前出乎想象的沉寂情形。
第六十六章 大战序幕-->>(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