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定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地挤压至65-72港元。

    “颜先生,我们需要在开盘前最后确认定价。”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詹姆森推过一份烫金文件夹,页缘的金属夹在灯光下闪着冷光,“根据累计投标情况,建议最终定价在65港元。”

    秦风手中的平板电脑突然滑落,在波斯地毯上发出闷响。这个数字意味着公司估值比内部预测下限还要低7.3%,相当于蒸发掉整个“琉璃2.0”研发中心三年的预算。

    “能解释下这个‘建议’的构成逻辑吗?”颜旭的声音平静得令人不安,他拾起滚到脚边的铂金钢笔——笔身上刻着“第7代基站投产纪念”。

    詹姆森示意助理切换投影。三维立体图表瞬间铺满整面玻璃幕墙,其中代表北美机构的蓝色光点稀疏得刺眼。“富达基金只愿意在58港元以下建仓,贝莱德虽然认可技术前景,但要求预留20%的安全边际。”他的金丝眼镜反射着不断跳动的数据流,“更重要的是...”

    会议室门被推开,端着咖啡的助理僵在原地。高盛的代表直接将自己的平板电脑转向众人,屏幕上正在实时播放CNBC的早间评论:“......市场对中概股的情绪降至冰点,即便新旭日这样的优质资产也不得不面对折价命运。”

    颜旭走到落地窗前。下方中环广场的青铜牛雕塑被晨曦镀上金边,他忽然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时,自己站在同样的位置目睹雷曼员工抱着纸箱撤离的场景。那时他刚签下对赌协议,秦风连夜修改财务模型时苦笑:“我们像是在刀尖上跳华尔兹。”

    “颜总,”秦风凑近低声说,“如果坚持70港元定价,公开发行部分可能认购不足......”

    “还记得我们在青海建的第一个基站吗?”颜旭突然提高声量,手指轻叩窗玻璃,“当时气象局预报连续暴雨,施工队都说要延期。”

    詹姆森困惑地皱眉,但来自新加坡主权基金的代表突然抬头——这位华裔老者的祖父曾参与过滇缅公路建设。

    “我们在山洪冲毁便道前,多运了三吨水泥上去。”颜旭转身时,西装下摆带起微弱气流,“现在看是亏本买卖,但正因如此,第二年雪灾时那个基站成了方圆百里唯一的通信节点。”

    会议室陷入沉默,只有数据中心服务器的嗡鸣透过地板传来。颜旭从内袋取出母亲那架紫檀木算盘,檀珠碰撞声在寂静中格外清脆:“按65港元定价。”

    秦风猛地站起身,嘴唇翕动想说些什么,却在触及颜旭目光时颓然落座。他们都记得十年前B轮融资时,这位创始人曾因估值分歧当场离席,那时他坚信技术价值不该向资本低头。

    “但有个条件。”颜旭的指尖停在算盘某档横梁的旧刻痕上——那是母亲当年教他“斤求两”口诀时刻下的印记,“将超额配售权全部授予长期持有超过五年的基石投资者。”

    詹姆森的钢笔在合约附录页划出长长墨迹。这个要求意味着投行将少赚数千万美元承销费,但德意志银行的首席分析师却在桌下对颜旭竖起拇指——三年前在法兰克福,这位德国老人曾看着“琉璃”芯片测试数据感叹:“你们在重建巴别塔。”

    当法律团队开始修订最终条款,颜旭独自走到露台。维多利亚港的晨雾正在消散,某艘货轮拉响的汽笛声让他想起母亲病中偶尔的清醒时刻。老人总摸着算盘横梁上的刻度喃喃:“量体裁衣要放三寸余头,做人做事莫把弓弦拉满。”

    秦风拿着重新打印的招股书走来,页脚处的定价数字墨迹未干。“我们原本可以争取68港元...”他的声音带着不甘。

    颜旭接过文件,指尖在证券代码上停留:“知道为什么传统算盘要设计成上二下五珠吗?”他不等对方回答,自顾自说道:“因为老账房都明白,算账要留天地。”

    投影屏突然闪烁,显示新加坡淡马锡刚刚追加的认购订单——这家以精明著称的主权基金,将申购额度从三千万股提升到五千万。会议室内响起压抑的欢呼,但颜旭注意到订单备注栏的小字:“要求锁定三十六个月”。

    “看明白了吗?”他指向那条附加条款,“真正的长期资本,要的不是短期溢价。”

    日头渐高时,最终定价通知书在与会者间传递签名。颜旭签字的瞬间,露台飞来一只灰鸽,恰如二十年前邮电局实验室窗台的那只。他撒了把会议茶点盘里的杏仁,鸟儿啄食时爪环反射出奇异光彩——那是中科院鸟类观测站的追踪器。

    返回室内时,詹姆森正在整理鳄鱼皮公文包:“说真的,我经手过上百个IPO,很少见到创始人能在定价日这么...”

    “平静?”颜旭接过话头,目光掠过对方腕间限量版陀飞轮——那表盘上的星象图,与“琉璃”芯片的电路设计有着惊人相似的拓扑结构,“我母亲常说,打算盘要听珠响,不能光看珠动。”

    电梯下降时,秦风终于忍不住问:“您真的不在意估值缩水?”

    “记得我们拆解的第一台通天集团交换机吗?”颜旭看着楼层数字跳动,“里面最贵的元件成本不到售价的十分之一。”电梯镜面映出他嘴角微妙的弧度,“今天失去的估值,会在未来某个技术突破的清晨连本带利回来。”

    大堂旋转门外,财经记者们正在抢夺最佳机位。颜旭从侧门悄然离开,路过报摊时买了份《信报》。头版标题写着“新旭日低价招股求生”,而内页的科技专栏却用整个版面分析“琉璃架构可能引发的产业革命”。

    他把报纸塞进垃圾桶,掏出震动的手机。陈瑾瑜发来简讯:“母亲今早突然说‘算盘要打活络算’。”附带的视频里,老人正用颤抖的手指在算盘上拨出“六八四十八”的珠象。

    阳光突然刺破云层,将街道旁的青铜牛雕像照得发亮。颜旭想起二

定价-->>(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