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的华夏厅,水晶吊灯将室内映照得如同白昼。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密密麻麻坐着近百人,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芯片设计公司老板、传感器厂商总裁、软件开发商CEO和系统集成商负责人。空气里混杂着高级香水的尾调、咖啡的焦香,以及一种无声却紧绷的角力感。由“新旭日”主导发起的“国产工业物联网产业链联盟”第一次联席会议,就在这种表面客气、内里暗潮涌动的氛围中拉开了帷幕。
颜旭作为联盟秘书长,坐在主位偏左的位置。他今天特意选择了一身沉稳的深灰色西装,试图淡化“新旭日”作为主导方的强势形象,但台下投射过来的目光依然复杂——有审视,有期待,有戒备,也有毫不掩饰的算计。**台上,坐着几位德高望重的行业协会领导和学界泰斗,算是为联盟压阵。
会议开场,各方代表致辞,无不是慷慨激昂,高瞻远瞩,畅谈打破垄断、共建生态、迈向星辰大海。话语在空中碰撞,激起阵阵掌声,却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膜,未能真正触及台下那些务实或者说,更关心自身存活的企业家们的内心。
轮到颜旭做联盟初步规划和技术路线报告时,会场明显安静了许多,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他走到演讲台前,身后的巨幕投射出那份众人已不陌生的产业链图谱,以及一份新鲜出炉的、厚达五十多页的《联盟统一技术标准框架草案(v1.0)》。
“各位同仁,”颜旭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清晰而平稳,“联盟不是松散的俱乐部,要形成合力,对抗根深蒂固的既有体系,必须有一套我们共同认可、共同遵守的‘普通话’。这份草案,旨在定义从底层硬件接口、数据通信协议,到上层应用开发框架的一系列基础标准。只有标准统一,我们的设备才能无缝对接,数据才能自由流动,才能真正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他条分缕析地阐述着草案的核心要点,逻辑严密,数据翔实。然而,他话音未落,台下已然骚动起来。
“颜总,我打断一下!”一个尖锐的声音率先响起,来自华东一家中型传感器厂商“敏驰科技”的老板,他扶了扶眼镜,语气激动,“统一标准是好事,但我们这些小厂,现有的产品线大部分是基于‘通天’的协议开发的。如果完全按照新标准来,意味着我们所有的模具、生产线、甚至软件都要推倒重来!这个转换成本谁来承担?‘新旭日’能补贴吗?还是说,这本身就是一场清洗,逼着我们这些没能力转型的小企业出局?”
这话像一根针,刺破了许多中小厂商代表心中共同的恐惧。会场里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李总说的有道理,但我们也要看长远……”颜旭试图解释。
“长远?颜总,我们小企业首先要活到长远!”另一个声音立刻跟上,来自一家做工业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公司,“标准统一了,接口开放了,那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哪里?是不是以后大家都用‘新旭日’的芯片,用联盟规定的协议,那我们这些做特定领域优化的软件,还有什么差异化可言?会不会最后大家都成了标准化的螺丝钉,利润最丰厚的那部分,还是被掌握核心标准和芯片的少数几家公司拿走了?”
这是另一种担忧,来自那些在细分领域有一定技术壁垒,担心被联盟“平均化”的企业。
紧接着,国内通信模块的龙头企业“广联接”的副总裁,一位气质精干的中年女性,不紧不慢地开口了,语气看似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颜秘书长,关于通信协议部分,我们‘广联接’深耕行业多年,积累了大量私有协议和专利。草案中提出的新协议,与我们现有的技术路线存在一定冲突。我们认为,标准制定应该充分考虑到各家的技术积累和产业现实,而不是另起炉灶,造成重复投资和内耗。联盟是否可以考虑,以我们现有的、经过市场验证的协议为基础进行演进?”
这话一出,几家与“广联接”有深度合作或有类似技术路径的公司代表纷纷点头附和。大公司开始争夺标准制定的话语权,试图将联盟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会场瞬间变成了一个嘈杂的议事场。小企业哭穷诉苦,担心被抛弃;中等企业忧虑失去独特性,沦为附庸;大公司则明里暗里争夺主导权,希望联盟按照自己的节奏和利益来舞蹈。每个人都在拨弄着自己心里那架小算盘,计算着加入联盟的得失利弊,所谓的“集体利益”在赤裸裸的个体私欲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颜旭站在台上,看着台下这一张张或激动、或忧虑、或精明、或冷漠的面孔,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疲惫。这比他连续熬夜调试代码更累,比应对南华资本的逼债更耗神。以前在旭日科技,他是创始人,是灵魂,虽然也要平衡内部意见,但关键时刻可以乾纲独断,用理想和威信将团队拧成一股绳。
但现在,他面对的是一个松散的、由不同利益主体构成的联盟。他没有权力命令任何人,他手中的筹码只有“新旭日”的技术影响力、“大基金”的背景,以及那个看似美好却遥远无比的“共同愿景”。他必须像一个最老练的政治家和外交官,仔细分辨每一句话背后的真实意图,在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中寻找那微乎其微的共同利益,在各方势力的吵嚷和博弈中,小心翼翼地寻找那个能让联盟不至于在诞生第一天就分崩离析的“最大公约数”。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烦躁,脸上努力维持着平静和耐心。他伸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开口说道:“各位的意见,我都听到了。李总担心的转换成本,王总顾虑的差异化竞争,还有刘总提出的基于现有技术演进……这些都是非常现实、非常重要的问题。”
他没有否定任何人的担忧,而是首先表示了理解和接纳。然后,他话锋一转:
“但是,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继续各自为战,继续在‘通天’设定的标准体系下,做他们生态链上利润最薄、最容易被替代的一环,我们能走多远?我们今天的争吵、算计,和我们过去十几年面临的困境,本质上有区别吗?”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让会场稍微安静了一些。
“联盟不是要抹杀个性,恰恰相反,是要在基础标准统一的前提下,让大家更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出真正的、高附加值的差异化。关于转换成本,联盟可以设立共同基金,或者争取政策支持来分担一部分;关于技术路线,草案只是初稿,我们今天坐在这里,不就是为了共同商讨、共同完善它吗?”
他环视全场,目光诚恳:“我提议,今天就标准草案的争议部分,成立几个专项工作组,由提出核心意见的成员单位牵头,‘新旭日’提供全力技术支持。我们争取在一个月内,拿出一个更能平衡各方利益的修改方案。联盟不是谁的一言堂,它的成功,依赖于在座每一位的智慧和付出。”
他没有强行推动,而是选择了暂时搁置争议,将问题下沉到工作组去慢慢磨合。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也是面对复杂局面的无奈之
整合者-->>(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