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8章 患者,缓者,皆不可亡于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现,抚远卫所刘姓百户者,足有两人。

    其中之一,便是这刘源敬。

    只不过......

    李煜看着其上注解,‘非宗亲旁支,乃幽州刘。’

    据他所知,大顺立朝至今,刘姓的源流,约有三种。

    其一,是传承久远的民间刘姓,这一类就没什么好说的。

    大顺太祖即便夺了天下,也不可能霸道到敕令天下所有刘姓之人改姓。

    断人宗祠,可谓血海深仇。

    自古以来,没有哪个帝王能如此行事,还能稳坐江山。

    有害无利,自不为也。

    其二,宗亲刘姓。

    诸如那抚远县丞刘德璋,乃刘氏封王,又加以文宗推恩之后裔。

    这样的人,遍布天下五湖四海。

    只要是朝廷曾有封王的州府郡县,就不会缺了这些遗留下的刘氏贵胄。

    其三,便是赐姓刘。

    家丁文化,可谓是大顺太祖立朝之初,便不得不品尝的独特一环。

    太祖刘裕膝下义子,高达四百余人,最终活着获得封赏的,也至少有百人之多。

    这些人中,功勋卓著者,为了避嫌,也为了光耀本家门楣,大多都奏请改回了本姓。

    但还有一些人,功劳不大,仅靠着资历,勉强获封一个镇守千户、百户之类的传家‘小官’。

    因为官太小,不足以夸耀,反倒只剩下一个赐姓能够标榜其身份,彰显其门楣。

    故此,这最初源自太祖刘裕麾下义子的赐姓刘,也就代代延传了下来。

    刘源敬,便是第一类,幽州刘,意味着没什么大的背景。

    李煜再往下看,不由感慨刘源敬的好运。

    ‘青壮甲兵一,老仆有四,另有府上主母一人,及刘氏独女。’

    再对照府衙中的过往户册,两相印证,便能确定。

    刘源敬之原配夫人,及其嫡女,也是独女,尚存人世。

    至于为何堂堂千户府邸所剩人丁,反倒是没有一个百户府邸的多?

    这倒也很容易推论。

    尸疫者,传人所化,故人愈多,传尸愈速。

    尸疫在城镇这类人口密集的地域,其传染模型向来以指数倍增。

    所以,府中仆役之数愈多愈杂,活命之机便愈寡。

    李煜提笔,又换了张白纸。

    ‘刘源敬,幽州刘姓,官居百户。’

    ‘妻女皆存,尚有余从。’

    他写到这里,心思电转。

    

第418章 患者,缓者,皆不可亡于己-->>(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