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一章 迷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他原本清晰的思路变成了一团乱麻,理想主义的热情第一次撞上了冰冷而复杂的现实之墙。

    他漫无目的地走出新郑城门,沿着乡间土路信步游荡,试图理清思绪,却只觉得心中堵塞,前路迷茫。

    田野间劳作的农夫,道路上奔波的贩夫走卒,他们的面容在李胜眼中似乎都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

    不知走了多久,他在一处田埂边坐下,望着远处夕阳下的一片村落,怔怔出神。

    一位须发皆白,满脸沟壑的老农,扛着锄头,正从田里慢悠悠地走来,准备归家。

    他看到独自坐在那里,神情郁结的李胜,脚步顿了顿。

    “后生,看你这打扮不是本地人,坐在这里发愁,是遇到难事了?”

    老农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朴实的关切。

    李胜抬起头,看着老人沧桑的面容,心中苦闷无处排遣,便下意识地,有些混乱地将自己的困惑和今日遭遇的质问简略地说了一遍,末了痛苦地问道。

    “……长者,您说,我难道真的错了吗?忘记国仇家恨,只着眼于眼前柴米油盐,是不是一种背叛?”

    老农听完,沉默了片刻,将锄头放在地上,坐在了李胜旁边的田埂上。

    “后生啊,你问的这些,什么国啊,恨啊,对俺们这些土里刨食的人来说,太大,太远喽。”

    老人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得像在诉说一件最平常不过的事。

    “俺是韩人,俺儿子……以前是赵人。”

    老人这句话让李胜一愣。

    老人似乎陷入了回忆,眼神浑浊地望向远方。

    “秦国攻打上党郡那会儿,上党还是韩地,官府说,秦国是虎狼,要灭我们的国,亡我们的种,是好汉就该去打仗,保卫社稷,誓死也不能投降!俺那大儿子,才十八岁,就被官府征走了,说是投靠赵国,再后来,听说是死在长平了,连个尸首都找不到。”

    李胜心中一紧。

    老人继续平静地说道。

    “后来,俺们家就从上党一路逃难到了国都新郑。好不容易在新郑扎下根来,前几年,秦国又打来了,大王和官府又说了一样的话,秦国是虎狼,要保家卫国,俺那小儿子,又被征走了,死在了新郑城外,这回,连谁打死的都不知道。”

    “俺老了,打不动了,也没儿子可送了。”

    老人语气里没有激烈的悲愤,只有一种被岁月和苦难磨砺后的麻木与透彻。

    “后生,你告诉俺,俺两个儿子,一个为赵死,一个为韩亡。他们保卫了啥?赵国的王和贵族跑了吗?韩国的王和贵族投降了吗?俺们家的日子,赵国时也好,

第七十一章 迷惘-->>(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