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刹那,天空骤然裂开一道缝隙。
连绵数日的阴雨戛然而止,云层翻涌退散,一轮清月破空而出,银辉洒满广场。
就在这光影交错之际,沈观亲手点燃了那堆谶文灯笼。
烈焰轰然腾起,吞噬着谎言与恐惧,也照亮了一张张被良知灼痛的脸。
有人掩面哭泣,有人跪地叩首,更有当年参与贪墨的低阶官吏当众交出账册副本,声泪俱控诉幕后主使。
三百余人同步产生强烈愧疚情绪——这不是刑讯逼供的结果,而是被真实唤醒的记忆与良知。
这一夜,南市无眠。
而远在大理寺偏院书房内,沈观独坐灯下,闭目凝神。
推演模拟器正在回放方才广场上的【环境情绪模拟】数据流。
一幅无形的心理曲线在他意识中展开:火焰升腾那一刻,人群中的愧疚波峰整齐划一,如同被同一根琴弦拨动。
系统低鸣提示:“侦破关联度提升至68%,检测到跨案件组织行为模式,建议开启长期追踪推演。”
他睁开眼,眸底深不见底。
手指缓缓翻开崔明远密信的残页——那是在柳残阳案卷夹层中发现的半张信纸,墨迹斑驳,仅存几字清晰可辨:“裴党通敌”。
“裴党……”他低声呢喃,指尖停驻其上,仿佛能触摸到背后那张庞大而幽暗的网,“你们吞的是赈银,卖的却是江山。”
窗外夜色浓重,檐角滴水声断续如针。
忽然,一阵极轻的响动自屋外传来。
沈观警觉抬头,推门而出。
庭院空寂,唯有凉风吹动枯叶。
然而就在屋檐之下,一盏素纸灯笼静静悬挂,薄如蝉翼的纸壁透出幽蓝微光,似冰焰燃烧,不暖反寒。
灯壁上,一行小字悄然浮现:
火能净罪。
沈观立于檐下,指尖轻触那盏素纸灯笼的边缘。
幽蓝烛火在风中微微摇曳,却不曾熄灭,仿佛燃的是寒冰深处的一缕魂魄。
灯壁上那行小字如针般刺入眼底:“火能净罪,也能焚城。你今日烧的是良知,明日烧的,会是谁的命?”
他眸光微敛,呼吸几不可察地顿了一瞬。
这不是警告,是对话。
苏夜语来了,又走了,像一缕穿堂而过的风,不留痕迹,却将整个夜晚搅得波澜暗涌。
她从不直面朝堂风雨,却总在最关键的时刻,以最轻巧的方式投下一枚棋子——而这枚棋子,往往足以撬动山河。
第24章 良知是火,烧的是谁的心-->>(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