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四章 写在最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当为《汉末枭雄录》落下最后一个句点,窗外正值塞北严冬,白雪皑皑。

    恍惚间,仿佛看见刘湛的身影,与我一同回望这段横跨波澜壮阔的征途。

    创作这部六十八万字的作品,犹如亲手培育一棵参天大树。

    从颍川书院的第一片嫩叶,到泰始盛世的繁花满枝,每一章节都是用心血浇灌的年轮。

    记得最初落笔时,那个在黄巾围困中仓促献策的年轻身影尚显青涩;而今收官时,他已成为照亮历史长河的永恒星辰。

    特别要感谢诸位读者相伴同行。

    是你们在深夜的每一次点击,让刘湛的喜怒哀乐有了回响,让荀彧的深谋远虑不再孤独,让郭嘉的戏谑调侃找到知音。尤其当看到有读者为徐晃归心而振奋,为荀妤送行而感怀,我便知道这些文字已超越简单的故事,成为我们共同守护的精神家园。

    这部作品最珍贵的结晶,是那些在时光中渐次丰满的灵魂:

    刘湛从借势谋生的穿越者,到心怀万民的帝王,其蜕变见证着责任如何重塑人格

    荀彧始终如北辰般坚守士人风骨,他的杯酒释兵权,是理想主义在现实中的优雅转身

    郭嘉用放浪形骸包裹济世智慧,证明真正的锋芒往往藏于鞘中

    至若徐晃之沉毅,甘宁之不羁,周仓之赤诚,皆在时代洪流中刻下独特的生命轨迹

    在架构情节时,我始终执着于平衡史实与想象。官渡之战的烽火需燃得符合军事逻辑,赤壁的东风要吹得兼具诗情与谋略,力求在历史缝隙中生长出合理的枝叶。

    特别要致敬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三国不仅是权谋与征伐的舞台,更是文明在裂变中重生的熔炉。

    我试图通过荀氏庄园的月色、颍水畔的血色、皇宫大殿的烛光,捕捉那些被史笔简化的温度。

    写作途中常有如履薄冰之感。

    既要避免将现代思维强加古人,又需让当代读者理解乱世中的抉择;既要展现战争的残酷,又不能迷失在血腥中;既要塑造英雄,却不敢神化任何凡人。

    最终落在纸上的每个字,都是对历史最深的敬畏。

    谨以本书献给所有在现实中追寻星辰的逐梦者。

    愿我们都能如盛世的晨光,既知长夜寒凉,仍怀温暖世间的勇气。

    感恩相遇,来日方长。

    作者原茵 敬上

    于《汉末枭雄录》收官之际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