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二章 塞外扬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地呼出一口白茫茫的雾气,仿佛要将胸腔内积郁的杀意与紧张一并吐出。

    “速派三路快马,错开路线,以八百里加急,向陛下报捷!”他沉声对身边的书记官下令,声音因长时间的呼喊而略显沙哑,但语气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斩钉截铁,“禀报陛下:野狐甸已下,焚毁敌军粮草辎重无算,具体数目仍在清点,预计可支撑其万人大军一月之用!初步统计,斩首三千余级,俘获无主战马超过五千匹!我军……”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正在有序集结、虽然疲惫却士气高昂的部下,嘴角终于难以抑制地勾起了一丝属于胜利者的、冷硬而欣慰的弧度,“我军伤亡,初步清点,不足五百!多为轻伤!”

    当这份酣畅淋漓、战果辉煌的捷报,被不惜马力、轮换奔驰的快马信使,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尚在并州北部边境、正顶着风雪稳步向北推进的刘湛主力军中时,整个魏军大营,从最底层的士卒到高级将官,都如同被投入巨石的平静湖面,瞬间沸腾了!压抑了许久的担忧和阴霾,被这巨大的胜利喜讯一扫而空!

    “好!好!好一个张文远!真乃朕之虎臣!虎豹骑,果然不负朕望,不负‘虎豹’之名!”中军大帐内,炭火烧得正旺,刘湛拿着那份字迹因匆忙而略显潦草、却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的捷报绢书,连日来因天气和战局而凝聚在眉宇间的阴霾与凝重,顷刻间一扫而空,他忍不住抚掌,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快意与自豪。他亲自将捷报传递给身旁的郭嘉、夏侯惇等人传阅,帐内顿时充满了兴奋的议论声和将领们粗豪的笑声,连帐外呼啸的风雪声似乎都被这喜悦冲淡了几分。

    周仓两眼放光,仿佛自己亲身参与了那场雪夜奔袭,用力一拍大腿,发出“啪”的一声脆响,震得案几上的茶杯都跳了一下:“哈哈!杀得好!杀得痛快!张文远这小子,够狠!这下看拓跋老贼还怎么嚣张!陛下,我军如今士气正盛,锐不可当,正当趁此良机,全线压上,一举收复云中郡,然后直捣黄龙,端了拓跋力微的老巢!让他也尝尝家破人亡的滋味!”

    郭嘉仔细地、逐字逐句地看完了捷报,苍白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轻松笑意,他拢了拢身上那件几乎将他整个人都包裹起来的厚实皮裘,对依旧处于兴奋中的刘湛道:“陛下,文远将军此战,意义非凡。不仅在于重创了敌军的物资储备,使其抢掠所得大半化为乌有,更在于,它彻底打破了胡虏自以为是的‘天时地利’心理优势,用事实告诉他们,我大魏精锐,无惧风雪,无畏艰险!此战,极大提振了我军因天气和初战不利而可能低落的士气,证明了胡虏并非不可战胜。如今,战场上的主动权,经过此役,已稳稳掌握在我军手中。”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冷静而审慎,“拓跋力微遭此意想不到的重创,必然震怒异常,但其内部,那些被其裹挟或利诱而来的大小部落首领,眼见损失如此惨重,而收获几近于无,恐怕也会心生怨怼,甚至萌生退意,内部裂痕已然种下。我军当下之策,不应因一时之胜而盲目躁进,而应利用此心理优势,稳扎稳打,以步步为营之势,逐步收复失地、清剿流窜残敌为首要目标,不断挤压其生存空间,逼迫其主力在不利条件下,不得不与我进行决战。”

    刘湛闻言,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脸上的兴奋稍稍收敛,恢复了帝王的冷静与决断。他立刻传下了一系列命令:主力大军加速向云中郡故地方向稳步推进,收复失土;同时命令西线的徐晃部加大压力,自侧翼压上,与主力形成钳形攻势,清剿那些如同蝗虫般流窜入寇的小股胡骑,保护后方粮道和百姓;并且派出能言善辩、熟悉胡情的使者,携带重礼和皇帝的亲笔信,联络那些表面臣服于鲜卑、实则心怀鬼胎的乌桓、匈奴残部,许以好处,陈明利害,策动他们共同出兵,从背后或侧翼夹击鲜卑,进一步瓦解拓跋力微的联盟。

    野狐甸的惨败,如同一条浸泡过盐水的粗糙皮鞭,带着倒刺,狠狠地、毫不留情地抽在了鲜卑大人拓跋力微的脸上和心上!消息传到他的临时王庭时,他确实暴怒如狂,当场拔刀砍碎了一张珍贵的紫檀木案几,咆哮声震得王帐都在颤抖。但在这滔天怒火的背后,更多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心惊与寒意。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魏军的反击会来得如此迅速、如此果决、如此狠辣!更想不到对方的主将,竟然敢在这样恶劣到极致的天气下,进行如此长途的冒险奔袭!这完全超出了他对中原军队认知的范畴。而在他的部落联盟内部,一些原本就因为分配战利品不均而暗藏不满的小部落首领,此刻更是怨声载道,公开抱怨这次南下的损失远远超过了预期中的收获,甚至开始质疑拓跋力微的决策能力,联盟内部原本就存在的裂痕,在巨大的损失面前,被迅速放大。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魏军主力在刘湛沉着冷静的指挥下,充分吸收了郭嘉的建议,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大军如同一个巨大而精密的无情磨盘,依靠着绝对的实力和高昂的士气,缓缓地、却又不可阻挡地碾过被胡骑蹂躏过、满目疮痍的北疆土地。一座座被占领的烽燧、寨堡被逐一收复,负隅顽抗的胡人被毫不留情地歼灭。张辽、徐晃等前线将领,则充分发挥了魏军步骑紧密协同、装备精良、战术纪律严明的优势,在几场精心组织的野战中,多次正面击溃了试图挽回局面、或者急于抢掠补给的鲜卑军队,一次次地挫败着敌人的锐气。

    战局的天平,随着时间推移和一系列胜利的积累,彻底而稳固地倒向了大魏一方。

    最终,在云中郡以北约二百里的一片广袤无垠、被厚厚积雪覆盖的草原上,被魏军多路逼迫、后勤补给濒临断绝、活动空间被严重压缩的拓跋力微主力,退无可退,与刘湛亲率的魏军主力,展开了一场决定整个北疆命运的战略性大会战。

    那是一个难得的、晴朗的冬日。持续了多日的风雪终于停歇,天空如同被水洗过的蓝宝石,澄澈透亮。冰冷的阳光毫无阻碍地倾泻下来,照耀着无垠的、洁白刺眼的雪原,反射出令人几乎无法直视的耀目光芒。双方总计近二十万大军,在齐膝深的、冰冷松软的积雪中,艰难地、缓缓地列开了决战的阵势。鲜卑骑兵依旧试图发挥其传统的机动优势,派出大量轻骑,如同狼群般,从两翼高速包抄,试图扰乱魏军的阵型。然而,魏军严密的步兵方阵,早已演练过无数次应对骑兵冲击的战术,此刻如同移动的、扎根于雪地的钢铁森林,前排是如林般斜指向前、长度惊人的步槊,后方是层层叠叠、蓄势待发的强弓硬弩。当鲜卑骑兵进入射程,随着军官一声令下,密集的箭矢如同死亡的暴雨,带着凄厉的破空声,遮天蔽日地泼洒出去,一次次地将狂呼冲锋的鲜卑骑手连人带马射成刺猬,挫败了他们一次又一次凶悍而徒劳的

第九十二章 塞外扬威-->>(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