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勃,父亲在的时候还能镇住他们,现在父亲出事,他们果然立刻就跳了出来。
车子很快到了第一人民医院,顾怆和许悠悠快步走进ICU外的走廊。走廊里很安静,只有仪器的滴答声,张叔正坐在长椅上,看到他们过来,立刻站起身:“小顾总,您可来了。”
“我爸怎么样了?”顾怆抓住张叔的胳膊,急切地问。
“医生刚出来过,说各项指标还算稳定,但还需要观察,能不能醒过来,就看这两天了。”张叔叹了口气,眼底满是担忧。
顾怆走到ICU的玻璃窗前,看着里面躺着的父亲,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脸色苍白得毫无血色。他的眼眶瞬间红了,握紧了拳头,心里的愧疚和自责翻涌上来。如果他没有一时任性跑到舟山,如果他能留在公司帮父亲盯着,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顾怆,别太自责,现在不是难过的时候。”许悠悠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温和却坚定,“顾叔肯定希望你能稳住公司,等他醒过来,看到的是好好的顾氏。”
顾怆深吸一口气,擦了擦眼角,转过身,语气恢复了冷静:“你说得对。张叔,财务凭证和报表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都在公司的档案室里,我已经让人守着了,没人能碰。”张叔点头。
“好,我们现在去公司。”顾怆不再犹豫,他知道,只有尽快稳住公司,才能让父亲放心,也才能有精力照顾父亲。
许悠悠看着ICU的方向,轻轻说了句“顾叔保重”,便跟着顾怆和张叔往外走。
车子驶往顾氏集团大厦,一路上,顾怆都在和张叔敲定接下来的流程:先召开临时股东会议,稳住其他中立的股东;再让许悠悠立刻着手梳理账目,找出李、赵两位股东挪用公款的证据;同时联系合作方,说明情况,争取对方的宽限,避免项目彻底烂尾。
顾氏集团大厦矗立在市中心的CBD,曾经是A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如今却透着一股压抑的气氛。走进大堂,员工们都低着头,窃窃私语,眼神里满是不安。看到顾怆进来,所有人都愣住了,显然没想到他会突然回来。
“小顾总?”有人试探着喊了一声。
顾怆没说话,只是微微点头,脚步不停,径直走向电梯。许悠悠和张叔跟在他身后,大堂里的议论声瞬间小了下去,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们身上,有惊讶,有好奇,还有一丝隐秘的期待。
电梯直达顶层的董事长办公室,顾怆推开门,里面一片狼藉,文件散落一地,显然是被人翻过。他的脸色更冷了,弯腰捡起一份散落的项目合同,指尖用力得几乎要把纸张捏碎。
“肯定是李股东他们干的,昨天我就发现办公室被动过了。”张叔气得脸色发白。
“没关系,重要的东西都在档案室,他们翻也翻不到什么。”顾怆把合同放在桌上,转过身对许悠悠说,“悠悠,档案室在三楼,张叔会带你过去,需要什么人帮忙,直接跟张叔说。务必尽快把账目理清,尤其是近一年的流动资金和项目拨款。”
“好,我现在就去。”许悠悠点头,接过张叔递来的档案室钥匙,跟着张叔往电梯口走。路过会议室的时候,他看到里面坐了几个人,为首的正是李股东和赵股东,两人正低声交谈着,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许悠悠皱了皱眉,没再多看,快步走进了电梯。
顾怆则走到办公桌后坐下,打开电脑,调出公司的项目清单。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项目名称,很多都标注着“暂停”“待拨款”,他的眉头紧紧蹙起。顾氏主营地产和新能源项目,其中几个大型地产项目正是资金链断裂的重灾区,而这些项目,恰好是李股东负责的。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李股东和赵股东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小股东。
“哟,这不是小顾总吗?怎么突然回来了?舟山的小日子不过了?”李股东抱着胳膊,语气带着嘲讽,眼神里满是挑衅。
赵股东也跟着附和:“就是啊,顾董事长现在还在ICU躺着,公司群龙无首,小顾总不在舟山好好待着,回来添什么乱?”
顾怆抬起头,目光冰冷地看着他们,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顾氏是顾家的公司,我回来主持大局,天经地义。倒是李叔、赵叔,我父亲刚出事,你们就带着人翻我的办公室,还在公司里煽风点火,是想干什么?”
李股东脸色一僵,随即又恢复了嚣张:“我们只是担心公司的资产安全,毕竟现在公司资金链断了,谁知道会不会有人趁机转移资产?再说了,董事长昏迷不醒,按照公司章程,应该重新选举董事长,主持公司事务,你一个半年没管公司的人,凭什么回来主持大局?”
“凭我是顾氏的副总,是董事长的儿子,更是目前唯一能稳住公司的人。”顾怆站起身,走到他们面前,身高上的优势让他透着一股压迫感,“至于选举董事长,得等我父亲醒过来再说。在那之前,我会代行董事长职权。”
“你胡说八道!”赵股东气急败坏地喊道,“你都半年没参与公司管理了,根本不知道公司的情况,凭什么代行职权?我们不同意!”
“你们同意不同意,不是我说了算,也不是你们说了算,是公司章程和股东表决权说了算。”顾怆语气冷淡,“下午三点,召开临时股东会议,到时候我们投票决定。现在,请你们出去,不要影响我处理公务。”
李股东和赵股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不甘。他们知道,顾怆虽然半年没在公司,但手里握着不少股份,再加上一些中立股东可能会倾向于顾家,投票结果还真不好说。
“好,我们等着下午的会议。但我警告你顾怆,要是你搞不定公司的烂摊子,到时候可别怪我们不客气!”李股东放下一句狠话,带着人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终于安静下来,顾怆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心里
渔港烟火尽,都市风波起
顾怆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心里沉甸甸的。A市的阳光炽烈却冰冷,不像舟山的日光,总带着海风的暖意。他抬手按了按眉心,刚才和李、赵两位股东的争执耗了些心神,但更多的是对眼前困局的焦灼——父亲还在ICU,公司账目混乱,合作方催款的电话肯定很快就会接踵而至,下午的股东会议更是一场硬仗。
他拿起手机,给医院的主治医生打了个电话,再次确认父亲的病情。医生的回答依旧谨慎,只说“生命体征平稳,但尚未脱离危险,需密切观察”。挂了电话,顾怆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担忧压在心底,转身走到办公桌前,打开了搁置半年的工作电脑。
开机的瞬间,弹出的全是公司的紧急邮件提醒,有合作方的催款函,有项目方的停工通知,还有财务部发来的资金预警。顾怆指尖飞快地滑动鼠标,逐一浏览,脸色越来越沉。李股东负责的那几个地产项目,不仅挪用了大额预付款,还存在虚报工程量的问题,光是这一块的窟窿就高达数亿;赵股东则借着负责新能源项目的名义,将公司资金转移到了自己控股的空壳公司里。两人一唱一和,几乎快把顾氏的根基掏空了。
与此同时,三楼的档案室里,许悠悠正蹲在堆积如山的文件柜前,指尖拂过一摞摞财务凭证。档案室里冷气很足,他却额角冒汗,手里的计算器敲得飞快。张叔按照他的要求,找来了两名之前跟过他的老财务,三人分工明确:一人整理近一年的银行流水,一人核对项目拨款凭证,许悠悠则负责比对财务报表与实际账目,寻找漏洞。
“许哥,你看这里。”一名老财务递过来一份凭证,“去年年底,李股东签字批了一笔两千万的‘材料预付款’,但收款方是个陌生公司,而且没有对应的材料验收单。”
许悠悠接过凭证,仔细看了看,又翻出对应的银行流水,眉头蹙起:“查一下这个公司的工商信息,看看背后是不是和李股东有关。”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赵股东负责的新能源项目,所有的设备采购合同都找出来,我要核对供应商资质和实际付款金额。”
忙碌中,许悠悠的手机响了,是舟山王婶打来的。他走到档案室门口接起,王婶的声音带着关切:“小许啊,你们到A市了吧?店里我帮你们收拾好了,剩下的一些零碎东西我都收在储物间了,放心吧。”
“谢谢王婶,麻烦您了。”许悠悠的声音柔和了几分,想起舟山的日子,心里泛起一丝酸涩,“等这边事情处理完,我们就回去看您。”
“好嘞,你们安心忙,注意身体。”挂了电话,许悠悠回头看向档案室里堆积的凭证,深吸一口气,重新投入到工作中。他知道,现在不是怀念过去的时候,顾怆需要他,顾氏也需要他,只有尽快找出证据,才能稳住局面。
下午两点半,顾氏集团的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股东们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神色各异:中立派的股东面露担忧,显然是怕公司垮掉自己的投资打水漂;李、赵股东身边的几个小股东则一脸笃定,等着看顾怆出丑;还有些持股较少的股东,眼神里满是犹豫,显然还没决定站哪边。
顾怆走进会议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他穿着临时让张叔送来的西装,身姿挺拔,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径直走到主位旁的椅子上坐下——主位是空的,那是父亲的位置,他暂时还不愿坐。
“人都到齐了,开始吧。”顾怆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莫名的气场,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今天召集大家来,一是通报董事长的病情,目前还在ICU观察,情况稳定;二是讨论公司当前的资金危机及后续管理事宜。”
话音刚落,李股东就率先发难:“小顾总,病情通报我们知道了,但公司的危机可不是靠‘稳定’两个字就能解决的。你半年没管公司,现在回来就想主持大局,先说说你有什么办法填补资金窟窿?要是拿不出具体方案,我们还是趁早重新选举董事长,免得耽误了抢救公司的时机。”
赵股东立刻附和:“没错!你要是有办法,当初也不会躲去舟山开小食铺了。我看你就是没本事,想回
第三十五章我一直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