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赏荷诗会的高潮过后,便是自由交流时间。
莲湖别苑内,士子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或品评诗词或高谈阔论。
周学政对林闲愈发赏识,特意将他请到一旁临水而建的水榭中私下交谈,另有几位德高望重的名士作陪。
几人煮茶清谈,话题从经史子集渐渐转向即将到来的秋闱以及当下的时政要务。
周学政捻须微笑,语气中带着期待:“林闲啊,秋闱在即,你准备得如何了?以你之才高中解元亦非难事,切莫因杂务繁多而懈怠了功课。”
他含蓄指出的杂务,自然是林闲那些“不务正业”的产业。
林闲拱手为礼,从容应答:“多谢学政大人挂怀。学生不敢懈怠,每日必有定课。经义策论重在学以致用,学生以为闭门造车不如知行合一。平日打理些庶务,反倒对理解经世致用之学颇有裨益。”
他这话既谦虚又自信,听得周大人连连点头。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名士暗自点头,随即将话题引向更实际层面:“林小友方才论诗别具一格,不知对当下时政,譬如关系国计民生的漕运一事,有何高见?”
这问题颇有分量,既考校见识也暗含试探。
林闲略一沉吟,便侃侃而谈:“老先生垂询,学生姑妄言之。漕运乃朝廷血脉,关乎京师稳定边关军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学生以为当前漕运之弊,不在河道淤塞不在漕船老旧,而在制度僵化、吏治不清、损耗过巨。”
他结合前世所知的一些经济管理常识,深入浅出分析道:“譬如各环节层层盘剥,漂没(损耗)之名实为贪墨之窟。漕船运行效率低下,空载返航比比皆是。沿河关卡林立胥吏敲诈,无形中增加成本;最终转嫁于民。若能精简机构严惩贪腐,并鼓励漕船捎带商货以商补运,或可大幅提升效率,减轻百姓负担。”
他这番见解既有宏观视野又切中时弊,提出的建议也颇具可行性。
周学政和几位名士听得频频颔首,眼中赞赏之色更浓。
那老名士更是击节赞叹:“好一个制度僵化、吏治不清!一针见血!林小友年纪轻轻能有此等见识,实在难得!”
然而,总有不和谐的音符要破坏这氛围。
只见赵公子阴魂不散,不知何时也凑到了水榭附近。显然在诗会上吃了瘪心有不甘,还想找机会扳回一城。
他听到林闲对漕运的高论,心中妒火中烧,又觉得找到了可以攻击的“弱点”——你林闲说得头头是道,不过是纸上谈兵,有本事说说具体细节?
他按捺不住摇着折扇擅自走进来,脸上堆着假笑,语气却充满了卖弄和挑衅:“林案首高见!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不过……”
他故意顿了顿吸引众人注意,然后提高音量带着刁难的意味问道:“本公子有一事不明,想请教一下‘务实’的林案首。你既然对漕运利弊分析得如此透彻,想必对漕运实务也是了如指掌?不如给
第六十六章 茶叙交流:再打脸赵公子-->>(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