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
他看清了。
眼前这位所谓的“神明”,其存在形式,与他自身修炼感悟的“大道”截然不同。
这位神,并非先天孕育的规则化身,也非后天修炼而成的超脱者。
祂是依靠“信仰”而存在的!
祂生于信仰,也必将死于信仰。
更具体地说,是在漫长岁月之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出于对自然伟力的敬畏、对未知的恐惧、对丰收的祈愿、对生命的渴望……种种强烈而纯粹的情感与意念,汇聚成了无形的“信仰之力”。
这些信仰之力,在某种未知的机缘或者说世界规则的作用下,凝聚、升华,最终“创造”出了这样一个代表着这片土地自然意志与人们集体潜意识的精神聚合体——也就是眼前这位“神明”。
祂的力量源自于信仰的旺盛,祂的存在依赖于人们的敬畏与供奉。
然而……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王玄在心中默念,洞悉了其衰亡的根源。
曾经,人们对雷电、火山、疾病、丰收等自然现象无法理解,便将其归因于神明的喜怒,献上最虔诚的信仰。
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的光芒逐渐驱散了蒙昧。
雷电被解释为放电现象,火山喷发有了地质学的依据,疾病找到了病菌的根源,丰收依靠的是农业技术……
那些曾经因“不理解”而产生的、最纯粹也最庞大的信仰基础,开始动摇、瓦解、转移乃至消失。
信仰的源泉枯竭了。
如同大树失去了根系,江河断绝了源头。
伴随着信仰的不断流失与稀薄,这位依靠信仰存在的“神明”,自然也失去了维持自身形态与力量的根本。
祂开始变得虚弱、透明,陷入漫长的沉睡,直至最终……彻底消散于无形。
这是一个无比讽刺,却又符合某种自然规律的循环。
人们用信仰创造了“祂”,却又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亲手“杀死”了祂。
王玄站立在这座象征着神权终末的破败宫殿中,看着王座上那连形态都难以维持、气息微弱如游丝的神明。
心中并无太多胜利者的感慨,反而升起一种对时光流转、文明兴替的深邃寂寥之感。
这位神明,与其说是一个强大的敌人,不如说是一个被时代洪流抛弃的、即将逝去的古老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