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归家,只觉得无比的孤独和无助。阿爹的病容,阿娘的泪眼,再次浮现在眼前。
不,不能放弃!阿爹还等着钱救命!
她猛地站起身,抹去脸上的雨水和泪水。大店铺不行,那就去小一点的地方试试!总有识货的人!
她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开始往那些看起来不那么繁华、铺面较小的街巷里钻。这些地方灯光昏暗,路面狭窄潮湿,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生活杂物的气味。
她找到一家门脸陈旧、挂着“顾氏绣坊”招牌的小店。店里只有一个戴着老花镜、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坐在灯下,慢悠悠地绣着什么。
阿贝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去,怯生生地开口:“婆婆,您……您这里收绣品吗?”
老太太抬起头,透过老花镜打量了她一下,目光在她湿透的衣衫和苍白的脸上停留片刻,语气平和:“什么绣品?拿来看看。”
阿贝心中一喜,连忙拿出那幅《莲塘清趣》的绣品,小心翼翼地展开。
老太太接过,凑到灯下仔细看了许久,手指摩挲着绣面,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针法……灵动自然,配色也大胆,有灵气。是你绣的?”
“是,是我绣的。”阿贝连忙点头,心中燃起一丝希望。
老太太沉吟了一下,叹了口气:“小姑娘,绣得是真好。可惜啊……如今这世道,懂行的、肯为手艺花钱的人不多了。大家都喜欢买洋布、成衣,或者那些机器绣的便宜货。你这幅绣品,费时费力,料子却普通,我最多……最多能给你三块大洋。”
三块大洋!阿贝的心猛地一跳。这比她预想的要少很多,但……三块大洋,也能买不少药了!至少能解燃眉之急!
她正要答应,忽然想起养母说过,好的苏绣,尤其是精品,价值不菲。这幅《莲塘清趣》她花了将近两个月才完成,三块大洋,实在有些……
她咬了咬唇,鼓起勇气问道:“婆婆,能不能……再多一点?我阿爹病得很重,急需钱救命……”
老太太看着她眼中的哀求和不甘,又看了看手中的绣品,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将绣品递还给她:“小姑娘,不是婆婆心狠。三块大洋,已经是看在你这手好绣工的份上,给的最高价了。我这小店,生意也难做,收上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卖出去。你……再去别家问问吧。”
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阿贝接过绣品,木然地对着老太太鞠了一躬,转身走出了绣坊。三块大洋……她连三块大洋都卖不到吗?那阿爹的药钱怎么办?
绝望,如同这无边无际的夜色,彻底将她吞噬。
她失魂落魄地在昏暗的巷子里走着,雨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又冷又饿,体力透支到了极限,眼前一阵阵发黑。
在一个堆满垃圾桶的拐角,她脚下一滑,再也支撑不住,猛地摔倒在地。包袱脱手飞出,里面的绣品和那柄短匕首散落出来,沾满了泥水。
膝盖和手肘传来火辣辣的疼痛,但比身体更痛的,是那颗沉到谷底的心。她趴在地上,冰冷的雨水无情地冲刷着她的身体,泪水终于决堤,混合着雨水,无声地汹涌而出。
为什么这么难?她只是想救阿爹,只是想活下去,为什么就这么难?
难道她真的要死在这异乡的街头,像一条无人问津的野狗吗?
就在她意识逐渐模糊,几乎要放弃挣扎的时候,一只修长、骨节分明的手,撑着一把黑色的雨伞,挡在了她的上方,隔绝了冰冷的雨水。
一个低沉而带着一丝讶异的声音在她头顶响起:
“小姑娘,你没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