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民惟邦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罗汉果的清甜香气还在空气中轻轻飘着,众人捧着手里的茶,都没再说话,只静静听着宁德益的话。他轻轻啜了一口热茶,暖意漫过心口,眼底慢慢浮起一丝了然的笑意,语气沉稳又带着几分通透:“其实这扩建摊位的事,哪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就像咱手里这杯茶,有人爱加蜜的润,有人喜纯罗汉果的清,还有人得喝凉白开避疼,各人有各人的偏好,也各人有各人的难处。不是咱站在自己的角度觉得‘好’,就一定合老百姓的心意。”

    他说着,将茶杯轻轻放在桌上,杯底与木桌接触时发出一声轻响,目光也沉了几分:“温总理当年常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还把这话实实在在落到了民生工程里,他总说,‘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的唯一标准’。这话到现在都在理。你看咱这事儿:把闲置的公路利用起来,给群众摆摊谋生,这是真真切切的民生工程;就算把公路重新搭起铁皮棚子,给承包的老板生一条财路,也算兼顾了一部分人的需求;政府呢,也能借此推进‘菜篮子’工程,算一份民生政绩。可偏偏在这中间,最受影响的,是现在守着帐篷伞摆摊的个体户们。”

    宁德益顿了顿,指尖轻轻点了点桌沿,像是在算一笔关乎生计的细账:“新政策说要新增 150 个岗位,这对还在找门路的人来说,是个盼头;可去年刚被安置在这 150 个帐篷伞下的个体户,他们要面对的,却是即将失去眼前的安稳。哪怕说有‘重新分流’,可对现在还守着这些帐篷伞的人来讲,他们眼下的‘饭碗’就要被端走了,不管用什么方式,本质上都是把最底层这些人的切身利益给剥走了。”

    “你们算算这笔账就知道了。” 他声音压得更低,语气里满是对个体户的体谅,“他们去年买那顶帐篷伞,花掉的钱要占半年收入的两成, 这半年收入里,三成是家庭日常,两成是固定的孩子教育费,剩下三成还得挤着用在防病、赡养老人上。日子本就紧巴巴的,半点结余没有,根本扛不住半点风险。要是买帐篷伞、缴半年摊位费的钱,还是跟亲戚朋友借的,这政策一动,他们的日子就更不堪一击了。”

    说着,他语气里添了几分沉重的不满:“最不该的是,政策实施方不往下沉听意见、不跟个体户唠唠心里话摸清实情,反倒搞些虚假的各行业代表发言,关起门来拍板决策。这哪是为民生着想?这才是真的可耻!”

    空气里的罗汉果香气似乎淡了些。众人捧着手里的茶,没了声息。方才还觉得 “铁皮棚子更结实” 的彭炳坤,此刻和众人一样,都被个体户的生计账压得心里沉甸甸的。他终于懂了,“民为邦本” 四个字从来不是嘴上的口号,而是要拴着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冷暖安危。

    “还有,” 宁德益拿起一个个头极小的罗汉果,在两手间小心翼翼地倒腾着,指尖轻轻摩挲,“他实在太弱……” 他摊开手掌,那枚罗汉果已经裂开,露出细密的淡黄果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