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民惟邦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一缕清甜浮满室。捧盏人闲,声暂听君说细故。

    茶里甘辛各趁人多舌,凉温难惬千人靥。谁料棚新伤庶计?

    昔年民本箴言在。路闲堪济,民生事。

    棚改偏伤檐下辈:半载营生偿伞费,哪堪风动巢将坠!

    彭炳坤把一杯罗汉果茶递到宁德益手里,开口便带着疑惑:“师傅,您说在这马路上扩建 150 个摊位,到底有啥不好?上周一碰头会前,我碰巧看到了图纸,拟建摊位是 3 米乘 3 米的,跟现在个体户用的帐篷伞面积一模一样;高度是 2 米 5,比帐篷伞还高 50 公分,天热的时候更利于散热,人因为高大而魁梧,屋因为高大就敞亮,而且四根立柱是用钢管扎在地上,不但结实还安全。”

    他说着,伸手挠了挠后脑勺,又翻开随身带的笔记本,:“我也知道现在个体户用的是最厚的那种帐篷伞,帆布看着结实,可终究是临时搭的,上个月刮大风,口口的那把伞顶布被掀起来,风过就开了天窗,这条路上刮小龙卷风的次数要多余县城的三倍。建铁皮棚子有效减少这种风险,把安全攥紧点嘛。可我刚才绕市场走了一圈,瞅着那些在帐篷伞里守摊的个体户,谈起摊位改建都不乐观,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宁德益接过茶杯,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待彭炳坤说完,才缓缓揭开杯盖 ,一缕浅白的蒸汽袅袅升起,清甜的罗汉果香瞬间浓了几分,漫过鼻尖。他望着杯底沉浮的罗汉果片,眼神里添了些阅历沉淀的温和:“这罗汉果啊,是你们桂林的宝贝,永福那边漫山遍野都是,论品质,全国都数得着。搁在我老家湖南,这东西金贵着呢,逢年过节去看长辈,拎上两盒真空包装的罗汉果,那是极高的规格,长辈得笑着把你往屋里让。”

    他顿了顿,呷了一口热茶,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语气里多了些感慨:“可到了广西,到了桂林,再到永福本地,这罗汉果反倒成了寻常物,农户家里随便晒一晒,集市上几块钱就能买一把,赶上丰收年,供大于求,有时候连成本价都卖不上,哪还有半分‘贵重’的样子?” 说这话时,他指尖轻轻点了点杯壁,像是在暗示什么,“就像你觉得好的事,到了个体户那儿,未必跟你想的一样。”

    一旁的宁小红正站在煤炉边,手里端着个白瓷碗,碗里盛着琥珀色的蜂蜜。她捏着汤勺挑了一勺,缓缓放进沸腾的罗汉果茶里,手腕轻轻转动,蜂蜜顺着勺沿慢慢化开,在茶汤里漾开一圈圈甜纹,偶尔有细小的气泡从锅底冒上来,“咕嘟” 一声破在水面。听见两人的对话,她回过头,嘴角带着温和的笑意:“您这话太实在了。就像这蜂蜜,在我老家湖南,家家户户都养着一两箱蜂,冬上取的槐花蜜、枣花蜜,九龙藤蜜装在玻璃罐里,早饭就着馒头吃,寻常得很。可到了桂林,反倒成了稀罕物件,超市里一小瓶就得二三十块。罗汉果论斤卖,蜂蜜论克算,说起来,罗汉果还没蜂蜜值钱呢。可要是回我老家走亲戚,你拎两

第二十六章 民惟邦本-->>(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