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是什么啊?”周韵看着屏幕,小脸垮了下来,“感觉像网页游戏里的贴图错误。”
马跃推了推眼镜,盯着代码:“是算法对变色规律的理解不够。我们输入的‘病因’和‘病理’数据太少了。”
就在这时,秦漠例行公事般地前来“监督”。他看到屏幕上的成果,眉头立刻紧紧锁起,毫不客气地评价:“一团糟。色彩浮躁,毫无沉淀感。肌肤用色尤其错误,唐代崇尚丰腴健康,肤色应以白润为底,透微红,但不是这种现代化妆品广告里的粉红。还有,裙裾的青色,用的是石青,不是化学酞菁蓝,那种蓝太‘贼’,没有石青的沉稳和通透。”
他的批评一针见血,毫不留情,让周韵和马跃都低下了头。
姜窈没有动怒,她冷静地指着屏幕上的问题区域:“秦老师,您指出的问题很关键。但我们缺乏足够的数据来告诉AI,什么是‘白润透微红’,什么是石青的‘沉稳通透’。这些感性的艺术描述,需要转化为机器可以理解的具体参数。比如,您能否提供更详细的、关于唐代肤色和石青颜料的具体色值范围、明度、饱和度以及与其他色彩并置时的相互作用数据?”
她用的是纯粹的技术语言,将艺术问题拉回了她熟悉的领域。
秦漠愣了一下。他习惯于用经验和感觉来判断好坏,从未想过要将这些感觉“量化”。
“色彩不是数学。”他下意识地反驳,带着知识分子的清高。
“但精准的再现需要数学。”姜窈寸步不让,眼神锐利,“感觉可以指导方向,但无法完成精确的重建。如果您无法提供这些具体参数,那么我们的AI就只能基于有限的数据和概率去猜测
第十七章:色彩的迷障-->>(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