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8章 造舰设计(二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终,联邦科学理事会与最高指挥部达成共识,决定启动一项最高保密级别的技术交换协议。

    作为对陈瑜所提供技术,特别是精金与陶钢配方的回报,联邦向陈瑜有限度地开放了“创世计划”的核心技术数据库。

    陈瑜终于得以接触到他那渴望已久的知识瑰宝。

    他的数据处理核心开始全速解析那些关于“创世粒子”的特性、宏观物质重组的基本原理、生命序列编码与激活的数学模型,以及那个足以重塑星球环境的“创世装置”的原始设计蓝图。

    虽然联邦提供的资料可能并非最尖端的实时研究数据,并且其中关于伦理约束和安全协议的部分占据了相当篇幅,但这已经足够。

    对于陈瑜而言,获取其基础理论和技术内核才是关键。

    他开始将“创世技术”的原理与他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比对、验证,脑海中已经开始推演如何优化其能量消耗、提高其控制精度,以及思考其在战锤宇宙那严酷环境下的潜在应用场景。

    无论是修复被战争蹂躏的世界,还是改造那些原本不宜居住的星球,其战略意义都不言而喻。

    ——

    陈瑜仔细审视着联邦星舰的设计蓝图与工程模型,他并未因联邦星舰通常在数百米量级的尺寸而轻视它们。

    相反,他看到了与战锤宇宙那种动辄数公里长的庞然巨舰截然不同的设计哲学与应用场景。

    他清晰地认识到,舰船的战斗力或价值并非单纯与尺寸成正比。

    在战锤宇宙,帝国海军那如同移动城市般的虚空舰,其庞大的体积固然能容纳强大的武器阵列、厚重的装甲以及成建制的星际战士,但其建造与维护成本高昂,机动性相对迟缓,并且在某些特定任务中显得过于臃肿。

    相比之下,联邦星舰这种“小巧”的体型,在许多场景下反而展现出极高的适应性。

    例如,在进行行星地表详细侦察、深入复杂星云科考、或与新生文明进行初步接触时,一艘

第338章 造舰设计(二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