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抛出了第二个、更为宏大的设想:“第二,直接目标:提升曲速等级上限。”
他的模型视角拉远,展示了整个曲速场生成系统的能量流图,“根据我的计算,现有引擎架构,在解决了核心材料稳定性并优化了场生成线圈的激发效率与协调算法后,其理论极限远不止于曲速六级。
我们应当设定目标,将稳定巡航速度提升至曲速八级。”
“曲速八级?!”一位资深推进理论专家忍不住惊呼,“那意味着能量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时空曲率的操控精度也需要达到一个全新的量级!现有的导航系统和结构完整性场可能都无法承受!”
“正是如此。”陈瑜的合成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这不仅仅是更换零件,而是对整套系统进行协同升级。
高曲速下的导航,需要引入对前方空间度规的实时超前预测算法,这或许可以借鉴我所在世界处理亚空间扰动的某些……滤波和插值技术。
至于结构完整性场,则需要重新设计其能量分布模式,以应对更高强度的时空剪切力。”
他提出的这两个设想——更换核心材料以突破基础限制,以及设定更高目标以牵引系统性升级——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两颗巨石。
会场瞬间沸腾了!
斯科特工程师双眼放光,摩拳擦掌,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着如何改造他的“企业号”引擎了。
理论物理学家们围绕着陈瑜展示的新算法模型展开了激烈辩论,评估着其数学上的严谨性与物理上的可实现性。
材料科学家们则聚集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合成新型晶体的可能路径与需要突破的技术难关。
原本计划中的技术交流,彻底变成了一场围绕曲速引擎未来发展的、充满激情与创造力的头脑风暴。
陈瑜不再是单纯的求知者,而是成为了一个提出颠覆性方向、激发集体
第313章 晶格编织(七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