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理论的框架体系,以及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应用范例,都深深地刻录进自己的数据库。
尽管那些被列为最高机密的尖端武器技术、特定外星科技或像“创世装置”这样的绝密项目细节他无从得知,但对于一个旨在理解其科技树主干与核心原理的探索者而言,这数周的收获已经丰厚到难以想象。
海量的信息几乎撑爆了他原有的存储矩阵,迫使他当场向联邦方面申请了一批基础原材料,然后在众多学者好奇的目光注视下,他那灵巧的机械触手如同演奏乐器般精准操作,伴随着细微的能量弧光和金属熔接声,在短短数小时内,便“手搓”出了一个结构复杂、效率远超他旧有型号的全新数据存储装置。
他将这个临时制造的、散发着冷却液和臭氧味道的金属方块接入自己的系统,瞬间缓解了存储压力。
这一幕让在场的联邦学者们啧啧称奇,甚至引发了一些关于人体增强与辅助智能的私下讨论。
有年轻学者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嘀咕:“要是我们也能这么外接个硬盘,论文综述岂不是分分钟搞定?”
当然,这暂时只是科技差异带来的新奇遐想。
当交流的洪流终于汇聚到陈瑜最渴望的领域——曲速引擎技术时,他那平日里古井无波的合成音,也罕见地带上了一丝可以被识别为“狂热”的频率波动。
数周的铺垫与积累,仿佛都是为了这一刻。
“现在,我们可以深入探讨曲速引擎了。”陈瑜的猩红光学镜头锁定了在场负责推进理论与曲速动力学研究的几位顶尖专家,其中就包括了对企业号引擎了如指掌的斯科特先生,“我对它的原理认知已基于之前的数学和物理交流有了框架,但我需要更深入的细节。
从物质/反物质注入的精确控制逻辑,到曲速场生成线圈的微观结构与能量共振模式,再到维持高曲速因子下场稳定的动态反馈算法。”
他提出的问题不再是泛泛而谈,而是直接指向了工程实
第312章 推陈出新(六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