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证据,在和平环境下自由争鸣的盛况?”
这种纯粹的知识盛宴,让他久违地感受到了某种属于学者初心的“宁静”。
当然,这并非意味着他放下了警惕与算计。
他同样在高效地利用这个机会,如同一个最精密的收割机,将联邦学者们在讨论中不经意流露出的、关于物理、工程、材料等各领域的碎片化知识,与他展示的数学工具可能引发的联想,统统记录下来,汇入他庞大的数据库。
这些,都将成为他后续讨价还价、换取更具体技术的宝贵筹码。
这场意外的学术风暴,正在地球悄然成形,而风暴的中心——那位暗红色的机械贤者,正冷静地观察着、吸收着、计算着,享受着这难得的、没有硝烟与灭绝令的知识甘霖。
——
随着数学领域交流的成功与热烈,这场跨越维度的学术盛宴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更广阔的知识海洋。
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基因工程、医学、信息科学……诸多应用学科的顶尖学者闻风而动,或是受到同僚的热情召唤,或是无法抗拒这前所未有的交流机遇,纷纷加入了这场盛会。
报告厅内,议题的转换变得频繁而自然。
前一刻还在探讨曲速理论与广义相对论在极高能量尺度下的微妙差异,下一刻可能就转向了新型聚合物的分子自组装原理。
刚刚结束关于跨维度信息传递中熵增问题的激烈辩论,紧接着就可能开始分析某种联邦尚未完全解析的外星微生物的基因序列。
这些联邦的精英学者们,怀着极大的热情与求知欲,向陈瑜抛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些是他们已经掌握,但希望从陈瑜那迥异的知识体系中获得印证或不同视角的解答。
更多的,则是他们目前遇到的瓶颈、尚未解决的难题,或是基于观测现象提出的、尚未有完美理论解释的猜想,他们渴望能从这位异界同行这里获得哪怕一丝
第311章 学术盛宴(五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