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七章:寻妻护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扔在角落里,连灰都懒得扫;

    还有的摔在地上,磕掉了边角,就再也拼不回原来的样子,像他心里的某些东西,碎了就再也粘不好。

    其次得确认她是不是真的盯着笑笑。

    之前张婶说见过这女人在幼儿园门口晃,张婶是居委会管收发的,每天坐在传达室里织毛衣,传达室里有个旧煤炉,炉子里的煤快灭了,冒着青烟,张婶织毛衣时,

    线团滚到炉边,她赶紧捡起来,线沾了点煤灰,她用手拍了拍,灰落在裤子上,留下黑印。

    她眼睛比厂子里的游标卡尺还尖,可她的话得打个折 ——

    上次她说看见 UFO,结果是县中学的氢气球飞了,挂在杨树上还被小孩当灯笼瞅,

    围着喊 “天上有大橘子”,小孩们还扔石头想打下来,氢气球破了,里面的气 “嘶嘶” 冒出来,小孩们哇地哭了,

    张婶在旁边笑,说 “傻娃子”,后来还被中学的老师找上门,让她别乱传话。

    林凡决定调整 “侦查路线”:以前带笑笑去公园,都是傍晚去,现在改成早上 ——

    晨练的老头老太太多,有个老头拎着鸟笼,笼布是洗得发白的蓝布,画眉叫的时候,他跟着 “咿咿” 学,调子跑得没边;

    还有个老太拎着菜篮子,里面装着冻得发蔫的白菜,一边走一边跟人唠嗑,声音大得能传半条街;

    收音机里放着评剧,有点跑调,电池快没电了,声音忽大忽小,混着鸟叫和说话声,倒挺热闹。老人们见了孩子就爱多问两句,说不定有人见过那女人;

    散步时故意绕到 “爱美发屋” 门口,玻璃门上贴着褪色的 “大波浪烫发” 海报,海报上的女人涂着红嘴唇,头发卷得像小喇叭花,玻璃上有手印,是客人推门时按的,

    老板用抹布擦了擦,没擦干净,手印还留在上面,像一个个小爪子。老板正用铁梳子给客人梳头发,梳子刮过头发的 “滋滋” 声老远能听见,还夹杂着吹风机的 “嗡嗡” 响 ——

    老板记性好,谁烫过什么发型都记得,说不定能认出人;居委会活动室也少去了,那里孩子多,吵得像菜市场,塑料玩具扔得满地都是,万一苏晚晴真要干什么,人多眼杂反而麻烦;

    再说笑笑上次在那儿摔了一跤,膝盖磕在水泥地上,流了点血,她当时没哭,回家才抱着林凡的腿蹭,说 “爸爸疼”,现在路过活动室,

    她会把脸埋在林凡衣服上,不敢看,还会拉着林凡的手往回拽,小声说 “不去”。

    接下来的几天,林凡活像个偷摸搞技改的技术员:表面上该上班上班,该给笑笑煮面条煮面条 ——

    煮面条时总多放半勺猪油,怕孩子冻着,锅里的水 “咕嘟咕嘟” 响,他用筷子搅面条,面条粘在锅底,他刮了刮,发出 “沙沙” 声,猪油化在汤里,

    浮起一层亮油,他尝了口汤,有点咸,又加了点热水,怕笑笑嫌咸;

    面条盛在缺了口的蓝边碗里,他还会往碗里卧个鸡蛋,鸡蛋黄要流心的,笑笑爱吃;

    暗地里却把人情网撒了出去,路过邻居王婶家,王婶在门口择菜,菜是冻得发蔫的白菜,她问林凡 “找啥人啊”,

    林凡递了根烟,烟在手里捏了捏,有点皱,王婶接过去,夹在耳朵上,说 “帮你问问”,还塞给林凡一颗冻梨,说 “给娃吃,解腻”。

    先找了街道办的李干事。

    李干事最近快被下岗职工的事逼疯了,办公室里堆的档案比林凡的图纸还高,档案袋上的字有的都晕了,风从没关严的窗户缝里灌进来,吹得档案纸 “哗啦” 响。

    桌上的搪瓷杯里泡着的茶早凉透了,茶渍在杯壁圈了一圈又一圈,像年轮似的,杯底还沉着几片干茶叶。

    林凡头天晚上在水果摊挑了两斤苹果,红通通的,苹果上有个小疤,是摘的时候碰的,装在旧网兜里,网绳细得勒手,走了半条街,手指被勒出几道红印,

    还冻得发紫,苹果皮上还沾着点果园的湿土,没舍得擦 —— 毕竟两斤苹果要三块多,够买半斤肉。

    他借口问 “下岗职工南下务工的政策”,绕了半天弯才提 “穿米色风衣的女人”。李干事接过苹果,咬了一大口,苹果汁顺着指缝滴在档案纸上,晕开一小片黄印,他含糊着摆手:

    “你这问的跟大海捞针似的!光纺织厂去广东的女工就五十多个,个个都想混出个人样,穿得光鲜点也正常,哪能一个个查?”

    说完又咬了口苹果,苹果核扔在桌角的铁皮簸箕里,簸箕里还有几个烟蒂,都捏扁了。林凡看着他,没再多说,心里知道这事得靠自己。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