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还飘着新蒸全麦馒头的麦香,是他昨晚练习到十点的成果。
第一次蒸时,煤炉火太旺,馒头表皮烤得发焦,里面还夹着生面,他偷偷掰了块尝,赶紧吐了,怕笑笑吃到这样的;
第二次火调小了,又因为酵母发面时间不够,馒头硬得像石头,笑笑咬了一口就放下了,小声说 “爸爸,有点怪”,
他当时没说什么,晚上等笑笑睡了,又翻着《家庭食谱》记要点,还在纸上画了发面时间的表格。
直到第三次,他用粗瓷碗量面粉:两碗高筋面粉、一碗温水、一小勺酵母,把面盆放在煤炉边保温,盯着钟表等发面一个钟头,
再上锅蒸二十分钟,蒸的时候每隔五分钟就掀开锅盖看一眼,怕又蒸坏了。
最后蒸出的馒头外皮白净松软,捏一下能弹回来,咬开满是麦香。
今天早上五点他就起床揉面,天还没亮,点着煤油灯,手腕转着圈揉面,揉到面粉成团,手上沾着面絮也顾不上擦,就想着让笑笑吃上温热的早餐。
“笑笑,慢点跑,
刚蒸好的鸡蛋羹还烫呢。”
七点整,林凡端着珐琅小碗从后厨走出来,手指垫着笑笑的小方巾 ——
方巾上印着小兔子,边角都洗软了,怕烫到笑笑。
碗底的小黄鸭是笑笑三岁生日时他在百货商店买的,洗的时候总用软布擦,连一点划痕都没有,现在鸭嘴还亮闪闪的。
他把碗放在笑笑专属的粉色小餐椅上,这把椅子是去年在城东旧货市场淘的,当时笑笑一屁股坐上去就不下来,他摸了摸边角的毛刺,心里就想着 “得磨平了,不能扎到笑笑”。
回家后用砂纸磨了三个晚上,砂纸磨破了手,贴了创可贴继续磨,直到边角摸起来像棉花一样软,又刷了三层儿童专用漆,放在院子里通风一周才敢给笑笑用。
椅背上的防水姓名贴是他在文具店买的,印着小恐龙,下雨淋湿了也不掉色,现在贴得牢牢的,边角都没翘起来。
碗里的鸡蛋羹嫩得像刚揉好的云朵,晃一下能看到淡淡的波纹。
是用郊区农场的土鸡蛋蒸的,上次带笑笑去卫生院体检,医生说土鸡蛋蛋白质含量比普通鸡蛋高,他就每周五骑车去农场买一筐,鸡蛋上还沾着农场的泥土,他都小心擦干净,放在橱柜的专属格子里。
蒸之前,他按 1:1 的比例加温水,用筷子搅到蛋液没有一点泡沫,搅的时候手腕轻轻转,像怕惊到蛋液似的,再盖个小碟子,
上锅蒸八分钟,守在煤炉边盯着,水蒸气烫到他的手,也只甩了甩。
盐只放了小半勺,还是特意买的细盐,勺子是最小号的,半勺盐他还特意抖了抖,怕多了 —— 笑笑不爱吃咸的,上次放多了一点,她就皱着眉说 “爸爸,咸”。
笑笑坐在餐椅上,
握着蓝色小勺子的手比上个月稳多了。
上个月她还像握拳头似的抓着勺子,一顿饭要洒掉小半碗,林凡从不责备,只是拿着纱布巾慢慢擦,还笑着说 “我们笑笑在练‘勺子魔法’呢”。
现在她能准确地舀起一勺,举到林凡面前晃了晃,小声说 “爸爸看”,偶尔蛋液蹭到嘴角,先用手背抹,没抹干净就伸舌头舔,舌头尖红红的,像小草莓。
小脚丫在椅子下晃得飞快,穿着小熊袜子,袜口有点松,晃的时候袜子往下滑,露出一小截脚踝,她也不管,只顾着跟着嘴里哼的儿歌节拍晃,连袜子上的小熊眼睛都跟着颤。
“爸爸,好吃!”
笑笑鼓着腮帮子,声音含混不清,嘴角还沾着一点淡黄色的蛋液。
林凡伸手帮她擦掉,指尖触到她软乎乎的脸颊,像碰到了棉花糖,心里忽然想起半个月前的晚上 ——
那天十点半,笑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
小眉头皱着,突然小声问 “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呀”。
他当时喉咙发紧,赶紧把煤油灯调暗,把她搂进怀里,脸埋在她的头发里,闻着淡淡的肥皂香味才压下眼泪,怕女儿看到自己哭。
“妈妈在很远的地方保护笑笑,就像绘本里的超人一样,爸爸会一直陪着你”,
他的声音有点哑,笑笑没听出来,乖乖地靠在他怀里睡着了。从那以后,他每天都提前半小时关店,六点半就回家陪笑笑读绘本 ——
最近在读《爸爸的大口袋》,每次读到 “爸爸的口袋里有星星”,笑笑都会把手伸进他的口袋里摸,有时候还会掏出颗水果糖,说是 “星星变的”;
晚上陪她搭积木,他故意把积木搭得歪歪扭扭,让笑笑来 “拯救”,听她笑着说 “爸爸好笨”,心里比吃了糖还甜。
周末带她去社区公园,看着她追着蝴蝶跑,自己坐在长椅上,把她的笑声悄悄记在心里,有时还会用录音机录下来,晚上累的时候听一听,疲惫就少了一半。
“笑笑,今天天气好,爸爸带你去动物园看大老虎,好不好?”
林凡一边擦柜台,一边笑着提议,手里的柠檬味肥皂是笑笑选的,说 “像吃了柠檬糖”,他每
第五十九章:晨光里的父女时光-->>(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