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12章模拟地道战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场,把红军的反击路线变成死亡地带。”

    李云峰死死盯着沙盘,脸色由红转白,

    他光想着怎么把敌人从洞里挖出来,却忽略了巩固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立足点。

    布设障碍……这看似简单的战术,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竟能产生如此关键的效果。

    他脑子里飞快推演着如果当时布下雷场……红军的夜间反击部队将会在归途上遭遇何等惨烈的损失。

    他发现自己被“挖出敌人主力”的执念蒙蔽了双眼,忽略了最基础却最有效的战场控制手段。

    陈朝阳毫不留情,手指转向代表炮兵侦察机的标识,问题更加刁钻:

    “还有,你的空中侦察。

    为什么只是漫无目的地寻找新目标?

    红军夜间反击成功后,部队要撤回坑道,他们的撤退路线、哪些洞口在夜晚使用频繁,

    这些动态信息,你的侦察机有没有持续追踪、分析?

    你有没有试图建立一条‘夜间活动轨迹’来锁定他们的核心出口和机动路线?”

    观摩席上议论再起,这个问题超越了大多数人对侦察的常规理解。

    “动态轨迹分析……这,这是把侦察用到骨子里了!” 一位年轻的学员喃喃自语,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不仅要看敌人在哪里,还要看敌人怎么动……

    这就像老猎手盯梢,不光要找到野兽的窝,还得摸清它走路的道、喝水的点儿、啥时候出洞觅食,

    陈主任这是把战场规律,摸到骨子里去了,我们的思考,还是太死板了。”

    ………

    陈朝阳将这台下的分析议论尽收耳底,

    这番强烈反应的根源,深植于我军当时极其有限的军事实践之中:

    在长达二十多年的革命战争中,我军最擅长的是大规模的运动战和广泛的游击战。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是深入骨髓的原则。

    除了抗战时期少数几次惨烈的阻击战和解放战争后期的城市攻坚,

    更多依赖爆破和步兵突击,我军从未

第612章模拟地道战2-->>(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