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雪落花田时(续十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体采访纷至沓来。大家经过讨论,决定成立一个小型管理委员会,负责应对外界联系,同时保护花田的核心价值不受干扰。

    春天再次来临,花田开始了新的项目:“气候适应性花园”。专门种植那些能够适应气候变化的本土和引进品种,并记录它们的生长数据,分享给其他花园。

    令人惊喜的是,那位曾带来月光草的小雨如今已成为植物学家,她带领着一个研究团队,专门研究花田的植物适应性数据。

    “花田成了我的露天实验室,”小雨笑着说,“奶奶的月光草现在已经适应了各种环境,在多个国家生长。”

    花田的第十四本日记簿开始记录时,苏晴发现自己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她不再是主要的决策者,而是更多作为顾问和见证者。花田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生命和动力,不需要单一的领导。

    “就像种下一颗种子后,你无法控制它如何生长,”苏晴在日记中写道,“只能提供条件,然后让它找到自己的路径。”

    平安夜,大家照例聚在一起。今年不仅有现场参与者,还有通过视频连线的远方朋友:冯教授和他的团队、周楠和她的青年行动队、那些在各地创建类似花园的人们...

    当分享环节轮到苏晴时,她微笑着说:“我曾经担心花田会因变化而失去本质,现在我明白了,变化正是本质的一部分。就像河流,不断流动才是它的本性。”

    她拿出新日记簿——第十五本。在扉页上,她写道:

    “十五年过去了,花田比我想象的更加生机勃勃。 它没有被荣誉冲昏头脑,也没有被挑战击垮。 它只是继续生长,适应,分享。

    我学会了不再担心未来,因为花田已经不在一个地方,而在每个被它触动过的人心中。

    它将继续变化,但核心永远不变:接纳、分享、与自然合作。

    而我们,有幸成为这个永恒变化中的稳定点。”

    合上日记簿,大家走到室外。雪花轻柔飘落,覆盖在花田上。那些挂满种子的布袋在微风中轻轻摇摆,仿佛在低语着永恒的新开始。

    远处,又有灯光闪烁,这次似乎是无人机的灯光,在夜空中排列成花朵的形状,缓缓向花田飞来。

    “不知道这次会带来什么样的故事。”小凡轻声说,眼中已没有疑问,只有平静的期待。

    苏晴望着夜空中的光点,微笑如初:“不管是什么故事,花田都会接纳它,然后继续生长。”

    雪花静静飘落,覆盖了过去的足迹,但明天又会有新的足迹、新的故事、新的成长。花田的故事,永远在续写中,如同生命本身,永不停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