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雪落花田时(续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专门庆祝种子的力量和故事。

    种子节当天,花田变成了种子的海洋。各种形状、大小、颜色的种子被展示出来,每个种子都有自己的故事标签。访客可以参加种子交换、种植工作坊,甚至学习如何保存和培育种子。

    最受欢迎的环节是“种子故事会”,大家轮流分享与种子有关的个人故事。有的故事温馨,有的感人,有的充满希望。许多人说着说着就流下眼泪,然后又破涕为笑。

    “每一个种子都承载着一个生命故事,”苏晴在故事会上说,“而当我们分享这些故事时,我们也在彼此的生命中种下了种子。”

    种子节后,花田收到了一个特殊请求:一个国际种子库希望将花田的几种特有植物纳入其保存计划。特别是那种传家宝豆种和小雨的月光草,因为它们的独特性和适应性。

    “这意味着这些植物将有机会在更多地方生长,”小雨兴奋地解释,“即使环境变化,它们的基因也能被保存下来。”

    花田开始了与专业机构的合作,学习科学的种子保存和培育技术。这不仅丰富了花田的知识体系,也为“世界花园网”上的其他社区提供了宝贵资源。

    夏天,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加明显。持续的高温和少雨天气给花田带来了挑战。植物需要更多的水和遮荫,一些品种甚至出现了生长困难。

    面对挑战,花田团队迅速行动。王师傅和陈星改进了灌溉系统,增加了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装置;杨女士和小雨引进了更多耐旱植物;大家共同搭建了遮阳网络,减少水分蒸发。

    更令人惊喜的是,花田的野生动物们也适应了变化。鸟类更多地来到新设置的水源点饮水,昆虫选择了更凉爽的栖息地,整个生态系统展现出惊人的韧性。

    “自然知道如何应对变化,”小雨记录观察结果时说,“我们需要的是学习和配合,而不是对抗。”

    夏末,一场突如其来的山火威胁到了花田所在的区域。由于干旱,火势迅速蔓延,最近的着火点离花田只有几公里。

    危急时刻,花田的社区网络发挥了作用。通过“世界花园网”,附近的社区花园纷纷提供帮助;曾经的访客和志愿者从各地赶来;甚至冯教授的研究团队也专门返回,提供专业建议。

    在

雪落花田时(续十)-->>(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