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雪落花田时(续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频通话。

    展览期间,一个意外的访客带来了惊喜。一位中年女子声称是王师傅失散多年的表妹,通过花田的报道认出了他。重逢的场面感动了所有人,王师傅老泪纵横,说他在这个年纪还能找到亲人,全是花田的奇迹。

    表妹决定留下帮忙,她擅长编织,很快就与李奶奶和南山村的手艺人打成一片。

    深秋的一天,当苏晴在整理新一批日记时,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气候变化的影响开始显现。一些往年这个时候应该开花结果的植物却依然没有动静,而一些本该休眠的植物反而长出了新芽。

    小雨召集大家开会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调整种植策略,适应气候变化。可能有些传统品种无法再在这里生长,但我们可以尝试培育更适合的新品种。”

    花田开始了气候适应性项目,记录每种植物的生长变化,试验新的种植方法,分享研究成果。陈星开发了一个简易的气候监测系统,帮助收集数据。

    年终总结时,花田的成就令人惊叹:帮助建立了五个社区花园,发起了国际花园网络,开展了气候适应性研究,还有无数个人的成长和转变。

    但最让苏晴骄傲的不是这些成绩,而是花田始终保持的初心。尽管规模扩大了,项目增多了,但那份温暖、接纳和共享的精神依然如故。

    平安夜,花田举办了一个温馨的聚会。大家交换了自己制作的礼物,分享了一年来的感悟。当轮到苏晴时,她拿出了一本新日记簿——第十一本。

    “明年的第一天,我们将开始写这本新日记。”苏晴抚摸着空白的封面,“我不知道里面会记录什么故事,但我知道一定充满惊喜。”

    聚会结束时,每个人都在新日记簿的第一页写下一句对未来的期待。王师傅写的是“希望学会更多新科技”,刘婶写的是“让种子食谱传到更多地方”,小凡写的是“用艺术连接更多人”,小雨写的是“发现植物的新秘密”...

    当苏晴合上日记簿时,远处又传来了引擎声。这次是一辆自行车,骑车的年轻人背着背包,看上去风尘仆仆但眼神明亮。

    年轻人刹车停稳,微笑着问:“请问这里是花田吗?我骑行了三个月,就为来看看这个地方。”

    大家相视一笑,刘婶已经端出了一碗热汤:“欢迎来到花田,先喝点热的,再讲你的故事。”

    苏晴抬头望向星空,然后在新日记簿的扉页上写下:

    “花田永远开放,故事永远继续。每一次结束都是新的开始,每一次相遇都是奇迹的种子。

    而我们,幸运地成为这一切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足够了,这就是最美好的生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