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看,她就教朵朵用彩铅画小灯笼花,还把画好的花田图送给老爷爷——图里,老太太坐在轮椅上,手里捧着葵花布袋,背后是满田的星光花。老太太摸着画纸,眼眶都红了:“这画里的我,好像年轻了几十岁。”
没几日,却出了个小插曲:一个来拍照的游客没留意,踩折了两株“节节高”,小灯笼花掉了一地。游客急得直道歉,刘婶却摆摆手:“没事没事,补种上就好!”说着就从家里拿来新收的“节节高”籽,王师傅找来电钻帮着挖坑,林晓则蹲在旁边,把掉了的花捡起来,用细铁丝固定在花架上:“这样,它们还能陪着花田。”游客看着大家忙前忙后的样子,反倒红了眼,从包里掏出个小布包:“这是我家乡的‘映山红’籽,春天开得艳,种在花田边,也算我赔罪的心意。”
秋分那天,苏晴提议办“种子大会”,大家都动了起来。李奶奶带着林晓和朵朵缝布袋,每个布袋上都绣着不同的花——山海花的银纹、葵花的金盘、节节高的小灯笼,针脚里藏着软乎乎的暖意;王师傅把旧鞋扣拧成小挂钩,钉在布袋上,方便挂在花架上;刘婶则煮了一大锅南瓜粥,粥里放了新收的葵花籽,香得满花田都能闻见。大家把山海籽、葵花籽、映山红籽
雪落花田时(又续)-->>(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