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世界里,周家与少数人类最后藏身的科莫多岛,哪里还有正常运行的供电系统。幸存者们不至于茹毛饮血,都是用一种从中国西北学来的手摇式太阳能小圆盘,加热水壶或锅子。
周永泰也充满了兴奋。
没想到这样顺利,就能进入五十年前的人类家中,看到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这种兴奋,甚至,暂时压过了他去乌节路探访外祖父母的迫切。
从萍水相逢进入互利模式的三人,心情颇佳,干掉三个小小的“葫芦”榴莲后,又转战到芽笼同样声名在外的美食——田鸡粥。
周永泰的美食体验,进一步升级。没想到印尼荒岛上常见的青蛙,能被新加坡的华人,做得这样鲜美可口。
小砂锅端上来的时候,正咕嘟嘟冒着泡。热气稍散,红亮酱汁和碧绿葱段下的肥壮田鸡腿,就露了出来。
趁热夹起,略吹凉,入口,弹嫩蛙肉裹着咸甜适宜的汁水,先让味蕾敏感的人类舌头感到一种独特的鲜甜,继而,是牙齿上阵后的咀嚼活动,告诉人类大脑,蛙肉除了嫩,竟还有微微的脆,以及纤维被撕开时的缠绵。
卷着舌头吃掉一大只田鸡的周永泰,再喝一勺洒了些许胡椒的现熬白粥,在喘口气的间歇,差点就对艾达感慨:你们机仆没有百分百的人类味觉系统,实在太可惜了。
艾达只将田鸡和生滚粥浅尝一点,就放下筷子。
“我在每天下午16:00以后,就不吃碳水和肉类了。”
她对罗南说,就像解释自己不喜欢榴莲一样,很直接,并没有因为对方答应解决自己的困境,就换了一种迎合的姿态。
从一个画家的视角,罗南越发对她这种神情着迷。
罗南上回见到这样平静里带有清孤气质的女性面孔,还是在国家美术馆里看到张荔英的自画像。
……
吃完晚饭,周永泰和艾达在街边小店买了内外衣服和洗漱用品,罗南引着两人,往隔壁巷子深处走。
艾达瞟了一眼路牌:lord 19。
她已在大数模型里学习过了,芽笼的巷子分单双号,只有双号的巷子里,才是烟花场所。
但没走几步,就经过一个明晃晃的落地大橱窗。
玻璃上用“死亡芭比荧光粉”的颜色,写着一排字:这里是成年男人的迪士尼,马来、越南、泰国、中国公主,欢迎你。
玻璃里面,则坐着一排面孔质地类似食阁ai清洁员、但体貌特征被做成女性的仿生人。
罗南见周永泰又好奇想看、又皱眉厌恶的样子,主动解释:“去年开始,很多单号的巷子,也有这样的店铺了。因为提供服务的不是人类女性,只是夜城科技的仿生人产品,所以及时店铺开在芽笼单号的巷子里,政府也不会取缔。”
“夜城科技,夜城是哪两个华文字?”艾达问。
“夜晚的夜,荒城的城。”罗南答道。
“谎称的称?”
“不,城市的城。”
艾达检索了一下2025年后,世界范围内的ai企业,尤其是在新加坡开展销售业务的,没有这个夜城科技。
她把这个古怪存放在备忘录里。
罗南租的小公寓,在巷子尽头一栋破旧老屋的二楼。
第十六章 夜城,荒城的城-->>(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