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薄,还不是张常侍和咱们一句话的事?”
他搓了搓手指,意思不言而喻。
蹇硕摇摇头,不再多说,当初刘珩无官无职就敢打张让手底下的小太监,现在身为一郡太守,还能变怂不成?当初那事儿也就是瞒着陛下,自己可是一清二楚。
使者团抵达高陵,场面极为隆重。
刘珩心里虽然不待见这帮太监,但碍于现在的身份和所在的年代,便率左冯翊文武官员出城十里相迎,鼓乐喧天,仪仗鲜明。
至少在明面上礼数周到,无可挑剔。
宣旨仪式在左冯翊府正堂举行。
夏恽手持圣旨,趾高气扬,拖着长音宣读了对刘珩的褒奖——增食邑三百户,赐金百斤,锦五百匹;擢升徐晃为偏将军,赵云为裨将军,陈叔至在左冯翊尉的身份之外也加了个偏将军,其余将士各有封赏。
最后,宣布了最重要的任命:“……左冯翊刘珩,公忠体国,骁勇善战,特加赏金印紫绶,迁京兆尹,即日赴任……”
迁京兆尹!这可是三辅之首,地位远非左冯翊可比。
堂下不少官员闻言,都面露喜色,认为这是莫大的荣升。
然而,刘珩及其核心幕僚如荀彧、杜畿等人,心中却是一沉。
京兆尹看似尊贵,实则束手束脚,哪有在左冯翊这般经营多年,军政一把抓的自由?
宣旨完毕,夏恽将圣旨交到刘珩手中,皮笑肉不笑地低声道:“刘府君……哦不,该称刘京兆了。真是年少有为,简在帝心啊。此番封赏,可是张常侍在陛下面前为您多多美言的结果。这其中的辛苦打点……”
他的话没说完,但那双贪婪的眼睛已经将索贿之意表露无遗,而且态度倨傲,仿佛刘珩的功劳全是靠他们宦官得来一般。
刘珩心中暗骂,张让那个老鹌鹑怕是恨死我了,美言尼玛呢……
但脸上却是一片平静,接过圣旨淡淡道:“有劳诸位天使远来辛苦。封赏将士之物,本官即刻命人清点接收。诸位天使请入席,略备薄酒,为诸位接风洗尘。”
宴席之上,夏恽等人更是肆无忌惮,不仅对左冯翊提供的酒菜挑三拣四,言语间更是多次暗示刘珩应“知恩图报”,孝敬张让以及他们这些“出力”的宦官。
甚至公然抱怨赏赐给他们的“辛苦费”太少,与刘珩获得的战功和升迁不符。
席间,杜畿几次暗中向刘珩使眼色,示意他暂且隐忍,虚与委蛇。毕竟宦官势大,得罪不起,何况朝廷封赏刚下,不宜节外生枝。
然而,夏恽等人见刘珩始终不接茬,态度越发傲慢。
夏恽趁着酒意,竟用筷子指着席间的赵云,对身旁小宦官笑道:“瞧这小白脸,便是那赵云?杀了几个西凉蛮子,便得了裨将军之职?运气倒是不错,怕不是长得俊俏,入了咱们刘京兆的眼,才得了军功吧?哈哈……”
言语轻佻,极尽侮辱。
赵云脸色瞬间冰寒,手按上了剑柄,却被身旁的徐晃死死按住。
“砰!”
一声巨响!刘珩猛地将手中酒爵顿在案上,汤汁四溅。
他缓缓站起身,脸上再无半分笑意,目光冷冷地看着夏恽。
“典韦。”
“末将在!”
典韦应声而出,声若闷雷。
夏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酒醒了一半,色厉内荏地叫道:“刘珩!你……你想干什么?我等乃是天子使者!”
“天子使者,代表的是天子颜面。”
刘珩声音不大,却字字如刀:“尔等一路索贿,言语无状,辱及功臣,败坏陛下圣德!本官今日便代陛下,正一正这使者的规矩!”
他猛地一挥手:“将此獠给我拿下!拖去后院,吊起来重打五十鞭!让他清醒清醒,记住什么是天使的本分!”
刘珩看了一眼欲起身制止的蹇硕:“蹇常侍且坐,此事与你无关!”
随后盯着夏恽:“莫非当初洛阳归仁里旧事你不知?”
“刘珩,你敢!”
夏恽闻言心中一惊。
典韦可不管他敢不敢,如同老鹰抓小鸡般,上前一把揪住夏恽的衣领,任凭他如何踢打挣扎,直接拖了出去。
“诸位且坐,本官去去就回,子龙,随我一道。”
刘珩叫上赵云,起身大步离去。
片刻后,后院便传来夏恽杀猪般的惨叫声和鞭子破风的呼啸声,还时不时传出典韦放肆的笑声。
席间其他宦官吓得面无人色,抖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二十二章 不仅没鸟,还没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