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
他指了指身后不远处停着的卡车:
“那车就是咱们北京第三食品厂的车,我们俩是厂里正经的驾驶员。”
“另外我们都有证件的,介绍信、驾驶证都齐全。”
就在这老农还在掂量、犹豫的时候,一个高大健壮的身影风风火火地从屋后面绕了出来,手里还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喂猪食桶。
来人年纪看上去十八九岁,个子竟有差不多一米七左右,在这个年代的女性里算是很高了。
她的身子骨很结实,不是那种弱不禁风的类型,胳膊圆润有力,一看就是常年干农活的好手。
肤色是健康的红褐色,被风吹日晒造就的。
两条浓眉下,眼睛黑亮有神,看人也不像一般乡下姑娘那样害羞避讳,反而带着一股子泼辣和利索劲儿。
整个人给何卫国的感觉,就是生命力极其旺盛,充满了韧劲和活力。
她走过来,“咚”地一声把猪食桶放下,看着她爹,声音清脆地说道:
“爹,你墨迹啥呢?天都擦黑了,你让人同志在门口喝风啊?”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也快速扫了一眼院外何卫国他们开的那辆卡车。
她上过几年小学,认得些字,当看清楚车门上模糊的“北京市第三食品厂”字样和那个京牌号码后,心里大概就有了判断。
这年头,敌特要是敢开着这么显眼的大卡车在路上跑,那也太蠢了。
所以何卫国他们说自己是司机,这事儿八九不离十。
看自家女儿都这么说了,那老农这才点了点头,侧身让开:
“嗯……那就进来吧,两位同志……俺家里面条件不好啊,别嫌弃。”
何卫国笑了笑,语气更加诚恳:
“大伯,没事儿!能有个地方遮风挡雨,歇个脚就成!”
“我们两兄弟跑车的,风餐露宿惯了,没那么多讲究。今天晚上真是麻烦、感谢您了!”
很快,何卫国和刘军就跟着这位王大伯以及他女儿王翠兰进了屋。
屋里没有开电灯,而是点着一盏老式的煤油灯,昏黄的火苗随着门口灌进来的风轻轻摇曳,在墙壁上投下晃动的影子。
这倒不是说这里完全没通电,这村子应该是通了电的,但这个年代的电力供应极其不稳定,别说涿州乡下,就是四九城里也时常拉闸限电。
断电个十天八天,在这时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所以煤油灯,依
第138章 涿州借宿!-->>(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