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江城穿越之铁轨旁的牵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一、列车车厢的检票夹与带茧的指尖

    K386 次列车的硬座车厢总飘着泡面与行李的混合味道,我攥着盒饭订单蹲在车厢连接处,看张磊穿着深蓝色列车员制服忙碌。他的左胸别着 “铁路服务标兵” 徽章,边缘被摩挲得发亮;袖口沾着点淡褐色泡面汤汁,是早上帮旅客收拾餐盒时蹭上的;左手握着棕色检票夹,里面夹着旅客车票与补票凭证,某页用红笔标着 “15 号下铺王大爷需重点关注,有心脏病史”;右手正帮一位大妈放行李箱 —— 指尖因长期搬运行李、整理被褥泛着硬茧,指缝里藏着点灰尘,是每天清扫车厢、更换卧具蹭上的,连指甲盖边缘都沾着点淡灰。

    他的乘务室永远摆着三样东西:泡着枸杞的保温杯,杯盖磕出个小缺口,是上次值乘时被行李撞的,里面的茶水早就凉了,却还没顾上换;记满 “旅客需求” 的笔记本,某页写着 “7 号车厢李女士怀孕 5 个月,需准备靠枕”“12 号车厢小男孩发烧 38.5℃,需备儿童退烧药”;还有幅女儿画的全家福,用胶带贴在值班表旁,画里的张磊穿着制服,牵着扎羊角辫的女儿,旁边歪歪扭扭写着 “爸爸早点回家陪我玩”。休息时,他会靠在乘务室门口啃盒饭,是铁路统一配发的两素一荤,筷子夹着米饭,耳朵却竖着听车厢动静 —— 怕有旅客呼叫,也怕错过妻子发来的女儿视频。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不停,有时是列车长通知巡车,有时是妻子发来的女儿在幼儿园的照片,他总说 “列车上的每一位旅客,都牵着一个家庭的期待,多帮一点,旅途就多一分平安”。

    上周暴雨夜,我送晚班盒饭到临时停靠的站台,撞见他在车厢连接处对着手机红着眼。深灰色夜班马甲还没脱,口袋里露着手电筒的挂绳,手机屏幕亮着妻子发来的视频:“女儿今天在幼儿园哭了,表演节目你没来,她抱着你的照片不肯睡觉,你都快半个月没陪她睡觉了”。视频里的女儿穿着粉色表演服,眼角挂着泪,手里攥着张画,画里是爸爸在列车上帮旅客放行李。

    而张磊的值班表上,下趟值乘还要 48 小时,回家只能待 3 天。这时车厢里传来 “有人晕倒了!” 的呼喊,他赶紧收起手机,从工作包掏出速效救心丸,冲进车厢 ——15 号下铺的王大爷突发心脏病,脸色惨白。他配合列车长展开急救,给大爷喂药、吸氧,直到救护车赶到站台,他的制服后背已被汗水浸透,却在送大爷下车时笑着说 “大爷您别慌,到医院就没事了”。后来才知道,他值乘结束回家时,女儿已经睡着,床头放着那张表演服照片,背面写着 “爸爸在列车上帮助别人,我不怪爸爸”。

    帮列车送早班盒饭时,我见过他在乘务室偷偷贴膏药。他背对着门口,把制服的下摆往上拉了点,腰上贴着片黑色膏药,边缘还卷着边 —— 是长期弯腰整理行李、清扫车厢落下的腰肌劳损,却不敢让同事看见,怕被说 “扛不住累,不适合跑长途列车”。刚贴好膏药,就听见硬座车厢传来争吵声:“都晚点 2 小时了,你们怎么不提前通知?服务也太差了!我还要赶火车转车,耽误了行程你们负责吗?”

    张磊赶紧走过去,先给那位旅客递了瓶热水:“大哥,实在抱歉,因暴雨导致线路故障,我们已经联系调度中心,一有消息就会广播。您要是赶时间,我帮您联系后续车次改签,不会耽误您的行程”。安抚完这位旅客,他又拿着清洁袋去清扫旅客扔在地上的泡面盒 —— 刚才争吵时,旅客把盒饭扔在了地上。他说 “旅客着急能理解,我们多一分耐心,旅途就少一分烦躁”。他的衣柜里,藏着件没拆封的蓝色亲子卫衣,是去年计划带女儿去游乐园买的,标签还没撕;制服内袋里,永远装着女儿的幼儿园接送卡,塑料卡片磨得发亮,却从没派上过用场 —— 妻子是社区网格员,经常加班,他原本想帮忙接送,却总被值乘任务耽搁。

    扫街时捡过他扔掉的盒饭盒,上面用马克笔写着 “今日值乘 18 小时(巡车 20 次,补票 12 张)”“女儿的童话书《小熊的列车之旅》还没讲完,让妻子代讲”“给妻子买的护手霜,放在玄关柜上(别忘提醒她用)”。那天傍晚,我看见他在卧铺车厢帮一位带小孩的妈妈换卧具,小孩哭闹不止,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恐龙玩具:“小朋友,别哭了,这个玩具给你玩,爸爸在列车上也给你找恐龙好不好?” 小孩瞬间止住哭声,抓着玩具笑了。这种 “对旅客负责到极致,对自己忽略到底” 的坚持,曾让我蹲在车厢连接处鼻尖发酸:原来有人把 “列车员” 当成战场,每一次巡车都是对平安的守护,每一次晚点都是对耐心的考验,那些看似平凡的背后,藏着比制服更沉重的 “旅途担当”。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靠在列车的窗户旁打盹,梦里全是铁轨的轰鸣声与女儿的笑声。月

江城穿越之铁轨旁的牵挂-->>(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