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等忠臣义士,能臣干将,若因音同字不同,弄错了人,可就是一大遗憾了。”
李成觉得赵匡胤说的很对,也就没有再犹豫。
伸手接过毛笔,说了声献丑了,开始在纸上写方才所提到的那些人的名字。
想不到这李小郎,还挺谦虚,一个人的字再丑,又能有多丑?
看李小郎谈吐,在后世也不像是一个没学问的人,字再丑还能丑过自己这个行伍出身之人?
不过,在看到李成写出来的寇准二字后,赵匡胤呆了呆,立刻放弃了自己刚才的想法。
不是……竟真比自己的字还要丑啊!
和李小郎比起来,自己的字都能称得上书圣了!
原来,李小郎所说的献丑不是谦虚,而是真的献丑……
赵匡胤眨了眨眼,不知道是不是被辣到眼睛了。
早知道如此,他就自己动笔,多问问李小郎好了……
而且,这李小郎所写的一些字,看起来很简洁,和自己也现在所常见的字,并不太一样……
李成拿着毛笔,忍着别扭,将这些名字写完。
在这个过程里,在赵光义身上蘸了三次‘墨’。
最后一次,见到新鲜的血不多了。
不等李成做别的事,赵匡胤就很贴心的,在赵光义伤口上踢了一脚。
马上就有‘墨’了。
可以说,到了此时在赵匡胤的眼中,赵光义已经不再是一个人了。
至于一母同胞的兄弟之情,更是早已消耗殆尽。
李成将笔放下,看了看自己写下来的这些名字。
虽然字儿确实是丑了些,但想到这是用赵光义的血写,尤其是用来写那几个主战,却被罢免之人的名字,还是挺应景的。
算是跨时空的因果循环了……
赵匡胤珍重的将李成写的这个名单接过,放在一边。
问清楚了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区别,做好标注后,用镇纸压好,待血迹干涸,好珍藏起来,……
“官家,你知道这家是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的吗?”
李成望着赵匡胤开了口,要再狠狠烧上一把火。
“如何评价?”
“他说:朕览唐史,见太宗所为,盖好虚名者也。
每为一事,必豫张声势,然后行之,贵传简册,此岂自然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