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九章 染坊开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微忽然开口,“你母亲的那本《江南染材图谱》,能不能借我看看?我想把上面的秘方,都融进新分号的方子⾥。”

    靖安的笔顿了顿,抬头时眼里的光很亮:“早该给你了。”他从樟木箱里取出蓝布封皮的图谱,递给苏微时,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舅母说,这图谱本就该传给沈家的媳妇,只是……”

    “只是现在传给我,也不晚。”苏微接过图谱,指尖抚过封面上褪色的兰草纹,忽然想起沈墨刻在祭天坛石柱上的“信我”二字。原来他早就布好了局,让她和靖安、阿竹、陈小姐,像不同的染材,在砚微染坊这个大染缸里,慢慢融成一幅合璧的色。

    腊月底·染坊年会

    染坊的伙计们聚在晒布场,地上铺着新染的“岁朝红”绸缎,像铺了层喜庆的霞。苏微站在临时搭起的台上,手里举着本新修订的《砚微染谱》,封面上用“海晏蓝”绣着坊名,边角是阿竹的“烟霞色”兰草、陈小姐的“霜白”字迹、靖安的“礁青”海浪,最后由她用银线收边,凑成了幅热闹的合璧图。

    “今年,咱们开了三家分号;明年,要开到江北去!”苏微的声音清亮,被风送得很远,“扬州的琼花要做成香包,缝在‘岁朝红’的嫁衣裳里;杭州的龙井绿要染成茶旗,让南来北往的客商都知道,江南最好的染坊,是咱们砚微!”

    伙计们的欢呼声响彻晒布场,阿竹举着新调的“龙井绿”样布,像举着面小旗;陈小姐将绣好的“岁朝红”荷包分给众人,指尖的冻疮还没好,却笑得格外甜;靖安则指挥着学徒们抬来新做的染缸,缸沿上刻着“开枝散叶”四个字,是他亲手刻的。

    沈砚站在台下,看着台上意气风发的苏微,忽然觉得右肩的旧伤彻底好了。他想起元启七年那个雪夜,沈墨在牢里说的“将来有一天,江南的染坊都会知道‘砚微’的名

第六十九章 染坊开枝-->>(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