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书般的结构与匠人的困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图纸上锅炉的轮廓 —— 那轮廓比他身子还高,又比划了自家五尺直径的炼铁炉,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

    “林… 林帅…” 老周的声音干涩,带着一丝颤抖,手指还停在图纸上,“您的意思是… 咱要造个比两层房子还大的‘铁壶’?” 他抬起手比划锅炉高度,“直径一丈二尺,两个人才能抱住,装五十石水,烧一次水耗两筐煤… 这里面的水烧开了,冒出来的汽… 就能像刚才顶那小木塞子一样… 顶动这么老大、这么沉的铁疙瘩?” 他指着图纸上三尺内径的气缸,又拍了拍自己的大腿,“这铁气缸少说也有上千斤,就靠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汽’?这… 这咋可能呢?”

    旁边的刘老栓(负责精密部件)眯着眼睛,盯着图纸上气缸 “误差不超过半分” 的标注,眉头拧成疙瘩,伸出拇指和食指比出 “半分” 的距离:“林帅,这‘汽’我知道厉害了,可它性子比泥鳅还滑溜!您要把它憋在这铁疙瘩里推来顶去,这缝儿得严丝合缝到啥地步?半分误差,比头发丝还细,咱平日里打铁,差个一分半分都不算事儿,这‘半分’得用细砂纸磨三天三夜,还得用黄铜卡尺反复比对,就算磨出来了,这‘汽’就真的不漏了?万一漏了,不就跟漏风的破口袋似的,哪还有劲儿推动这么重的铁疙瘩?”

    负责锻打的王师傅指着飞轮 “五千斤” 的标注,声音带着不安:“林帅,这飞轮重五千斤,得四十人才能搬动,烧开水就能让它转起来?这力来得也太邪乎了!万一控制不住,这‘汽’在铁疙瘩里憋得太狠,超过五十斤压力,安全阀要是没弹开,会不会像炸膛一样把这‘铁壶’炸了?上次咱打造火炮,炮管壁厚不均都炸了,这锅炉比火炮粗十倍,真炸了,整个工坊都得掀了!”

    小王也忍不住小声问:“林帅,这连杆和曲轴,咋能把活塞上下动变成转圈呢?就像推磨,得用手推磨杆才转,这没手推,光靠活塞动,咋带动曲轴?还有这牛皮密封圈,蒸汽那么烫,会不会很快就烤硬了,活塞就卡住了?”

    工匠们你一言我一语,声音里满是困惑与担忧,问题都精准戳中蓝图具象化后的难点:尺寸太大难以锻造、精度太高难以实现、原理复杂难以理解、安全风险难以把控。他们围着图纸,手指指着各个部件,脸上写满了对 “汽之力” 的未知恐惧,以及对这庞大结构稳定性的深深怀疑 —— 这 “铁牛” 听起来神奇,可真要造出来,要克服的难题比他们一辈子遇到的都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