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章林夏又练青风剑(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偶,红绳应声断裂,“而他原本只是个打杂的火工,因为天生剑骨被老道长收养,却在学会青风九式后动了歪心思。”

    林夏的目光被箱底的泛黄卷宗吸引,封皮上 “血饲剑经” 四个字用朱砂写就,墨迹里似乎还能看到暗红色的沉淀。他颤抖着翻开,里面记载的并非剑招,而是如何以活人精血喂养兵器,让普通铁器生出灵性的邪术。

    “看到了吧?” 沈默的声音带着快意,“你日夜苦练的青风剑,根本就是把饮血的邪器。”

    卷宗里夹着一张泛黄的画像,画中少年眉目清朗,腰间悬着的青风剑剑穗与林夏的一模一样。画像右下角的题字让他如遭雷击 ——“吾徒青岚,天生剑骨,可承回风”。

    “青岚是老道长的关门弟子。” 沈默忽然按住他的肩膀,“也就是你的亲师兄。”

    林夏猛地甩开他的手,却在转身时撞翻了药架。陶罐碎裂的声响中,他看见最底层的罐子里滚出几颗蜡丸,剥开后露出的竟是人指骨,每节指骨上都刻着细小的剑痕。

    “师父每个月都要换一次药。” 沈默捡起一节指骨,对着月光端详,“你不觉得奇怪吗?他的咳嗽总在月圆之夜加重。”

    这时,观外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吹灭火折子。暗室的石壁在身后缓缓合拢,将他们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

    敲门声持续了很久,其间夹杂着模糊的对话声。林夏贴在石壁上细听,隐约分辨出是山下村落的猎户,他们似乎在说村里丢了孩子。

    当一切重归寂静,沈默忽然冷笑:“现在你信了?他养着那具骨架,就是为了用青岚师兄的残魂温养你的剑骨。”

    林夏的手指深深掐进掌心,青风剑在鞘中发出不安的嗡鸣。他想起昨夜三师兄断气前的眼神,那不是恐惧,而是某种急切的暗示。

    “这些孩子……” 他的声音干涩。

    “用来练‘血祭开脉’啊。” 沈默的声音轻得像叹息,“青风剑的最后一式需要血亲献祭,可老东西找不到青岚的后人,就只能用这种旁门左道。”

    林夏猛地拔剑指向沈默,剑尖的寒光映出对方眼中的疯狂:“你早就知道?”

    “我亲眼看见的。” 沈默的嘴角淌下血丝,“三年前我偷学禁术被发现,他就是用这招废了我的右手经脉。” 他突然抓住林夏的手腕,将剑刃按在自己心口,“杀了我,拿着我的人头去见师父,他会对你更信任。”

    剑尖刺破衣料的瞬间,林夏看见沈默脖颈处露出的刺青 —— 那是青风剑的剑穗图案,与画像上青岚腰间的饰物分毫不差。

    “你也是……”

    “我是青岚师兄捡回来的孤儿。” 沈默的笑容带着血沫,“现在,该你选了。”

    林夏的剑最终没有刺下去。他将青风剑收回鞘中,转身走出暗室。沈默看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即又被决绝取代。

    回到卧房,林夏彻夜未眠。他反复翻阅那本《青风补遗》,试图从中找到反驳沈默的证据。然而,书页上的批注越来越清晰,那些凌厉狠辣的剑招旁,竟有几处与血饲剑经上的记载不谋而合。

    天亮时,林夏做出了决定。他收拾好简单的行囊,将青铜令牌和那半块布料贴身藏好,悄悄离开了道观。他不知道前路何方,只知道必须查明真相,为死去的师兄们讨回公道。

    下山的路崎岖难行,林夏一路小心翼翼,生怕被师父发现。走到半山腰时,他忽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竟是沈默。

    “你怎么来了?” 林夏警惕地问。

    沈默晃了晃手里的包裹:“我知道你要去找证据,我跟你一起去。”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又透着坚定,“有些事,我也该告诉你。”

    两人沿着山路前行,沈默开始讲述二十年前的往事。原来,真正的玄尘道长并非死于非命,而是在修炼 “回风斩” 时走火入魔,青岚为了阻止他,不得不痛下杀手。而现在的玄尘,本名叫做墨渊,原本是个被逐出师门的弟子,他趁机窃取了玄尘的身份,一直暗中修炼邪术。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林夏不解。

    沈默叹了口气:“因为他想得到传说中的‘剑心’。据说只要练成‘回风斩’,就能获得剑心,成为天下第一剑客。” 他看了林夏一眼,“而你,是唯一能练成这招的人。”

    林夏心中一惊,想起师父总说他是天生的剑骨。原来,这一切都是墨渊的阴谋。

    两人一路前行,途经一个名为 “望月镇” 的地方。镇上正在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热闹非凡。林夏和沈默找了家客栈住下,打算休整几日再继续赶路。

    夜里,林夏辗转难眠,索性起身到街上散步。月光洒在石板路上,泛着清冷的光辉。他走到一座石桥上,望着桥下潺潺的流水,思绪万千。

    就在这时,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婉转哀怨,仿佛诉说着无尽的心事。林夏循声望去,只见桥的另一端站着一位白衣女子,正凭栏吹笛。她的长发随风飘动,月光照在她的脸上,宛如画中仙子。

    林夏看得呆了,直到笛声停止,女子转过身来,他才回过神来,连忙拱手致歉:“姑娘抱歉,在下唐突了。”

    女子微微一笑,笑容如同春风拂面:“公子不必多礼。”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听公子的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吧?”

    “在下林夏,自远方而来。” 林夏答道,“不知姑娘可否告知芳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