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抬头,看见窗台上蹲着一只黑猫,琥珀色的瞳孔在黑暗中闪闪发亮,嘴边还沾着几缕可疑的血丝,为这诡异的夜晚更添了几分神秘。
接下来的日子,林夏潜心修炼青风剑,试图将那些可怕的发现抛诸脑后。然而,每当他练习到深夜,总能听到后山传来奇怪的声响,仿佛有人在暗中窥视。
一天夜里,林夏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竟是失踪多日的三师兄,他浑身是伤,气息奄奄,手里紧紧攥着一块染血的布料。
“师弟…… 快走……” 三师兄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布料塞进林夏手中,“师父他……”
话未说完,三师兄便断了气。林夏展开布料,发现上面绣着一个诡异的符号,与稻草人身上的图案如出一辙。
就在这时,玄尘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脸上带着诡异的笑容:“夏儿,你都知道了?”
林夏握紧了青风剑,剑尖微微颤抖。他终于明白,师父一直隐藏的秘密,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可怕。
“师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夏的声音冰冷,充满了失望和愤怒。
玄尘缓缓走近,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青风剑的最高境界,需要以血亲为祭。你师兄们,都是为了这门绝世武功牺牲的。”
林夏的心脏猛地一沉,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师父从不教他最后一式,为什么师兄们会接二连三地出事。
“你也跑不掉的,夏儿。” 玄尘的声音变得阴森可怖,“你是天生的剑骨,最适合做最后的祭品。”
林夏拔剑出鞘,青风剑在月光下发出一声清越的龙吟。他知道,一场生死之战在所难免。
“师父,您错了。” 林夏的声音坚定,“剑道的真谛不在于杀戮,而在于守护。”
玄尘冷笑一声,身形如鬼魅般扑来。林夏施展青风剑,与师父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剑光闪烁,剑气纵横,整个庭院都被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
激战中,林夏渐渐领悟了青风剑的真谛。他不再执着于招式的凌厉,而是将守护之心融入剑中,剑尖所指,带着一股柔和却又坚韧的力量。
最后,林夏使出了 “回风斩”。这一次,他没有用鲜血献祭,而是以心为引,以意为媒。剑光如清风拂过,温柔却又势不可挡。
玄尘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胸前的剑伤,眼中充满了悔恨和不甘。“我错了…… 错了……” 他喃喃自语,缓缓倒下。
林夏收剑而立,望着师父的尸体,心中五味杂陈。他终于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源于杀戮,而是源于内心的坚守。
天亮了,林夏走出庭院,阳光洒在他身上,温暖而明媚。他知道,新的开始即将到来,而青风剑的传说,也将在他手中续写新的篇章。
林夏将三师兄的尸体埋在老槐树下时,晨露正顺着剑尖滚落。新翻的泥土里混着细碎的骨渣,是上个月挖树时没清理干净的残迹。他用剑鞘压实最后一抔土,忽然发现草根间卡着半枚青铜令牌,上面阴刻的 “玄” 字已被锈蚀得模糊不清。
这是师父的令牌。林夏指尖抚过那些斑驳的纹路,忽然想起十年前被师父捡回观里的那个雪夜。当时他缩在破庙角落,怀里揣着半块发霉的饼,玄尘就是用这枚令牌挑开他的衣襟,发现了心口那道月牙形的胎记。
“跟我走吧。” 老道士的声音裹着风雪,听不出喜怒。
此刻令牌边缘的缺口硌得指腹生疼,林夏猛然惊醒 —— 这缺口的形状,竟与三师兄攥着的那块布料上的破口完全吻合。他抬头望向祖师堂紧闭的木门,门缝里透出的檀香忽然变得刺鼻,像是掺了某种腐朽的气息。
夜幕降临时,林夏再次潜入禁地。
焦黑的梁柱间挂着蛛网,月光穿过屋顶的破洞,在地上织出银色的网。他记得师父说过,青风剑的剑谱原本刻在正堂的石壁上。指尖抚过冰凉的墙面,果然在某处凹陷摸到可疑的刻痕。
“咔嚓” 一声轻响,石壁竟缓缓向内转动。
暗室里弥漫着浓重的草药味,架子上摆满了陶罐,标签大多已经模糊。林夏点亮火折子,忽然被角落里的铁笼惊得后退半步 —— 笼中蜷缩着一具骨架,颈椎处插着半截断剑,剑格上的纹路赫然是青风剑的制式。
火折子的光芒在骨头上跳动,他注意到骨架的左手少了根指骨,而师父玄尘的左手恰好缺了截小指。
“找到你要的东西了吗?”
林夏转身时,青风剑已出鞘三寸,寒光映着沈默惨白的脸。他不知何时站在暗室门口,手里把玩着那枚青铜令牌,嘴角挂着诡异的笑:“师父藏的好东西,不止这些呢。”
“你没死?” 林夏的剑尖微微颤抖。
沈默嗤笑一声,将令牌抛过来:“逐出师门?他是怕我抢了这掌门之位吧。” 他忽然指向墙角的铁笼,“认得那骨架吗?那是二十年前的玄尘。”
火折子 “啪” 地落在地上,火星溅起又迅速熄灭。林夏在黑暗中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沈默的声音像毒蛇般钻进耳朵:“咱们这位好师父,不过是偷了别人的身份罢了。”
当林夏再次点燃火折子时,沈默已经打开了暗室深处的木箱。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二具人偶,每具都穿着不同的道袍,心口位置钉着写有名字的木牌。最上面那具的道袍上绣着 “玄尘” 二字,人偶的脖颈处缠着褪色的红绳。
“真正的玄尘道长,二十年前就被他用‘回风斩’杀了。” 沈默拿起那人
第四十二章林夏又练青风剑(一)-->>(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