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考虑设备调试和产能爬坡的客观周期。
显然,李总和他的智囊团做了极其充分的功课,精准地抓住了协议中那些看似公平却暗藏玄机,或者说对他们约束最强的关键点。
爱旭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脸上看不出丝毫波澜。等对方全部陈述完毕,他并没有立即反驳,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法务总监。
法务总监心领神会,推了推眼镜,开始逐一回应。他的语速不快,每条都引用协议原文、商业惯例乃至相关法律条文,逻辑严密地解释了这些条款设定的初衷和必要性,尤其是在风险管控方面对于投资方的保护作用。
财务总监MORE则从数据模型出发,解释了考核节点设定的科学性和挑战性,并暗示这已是基于对永丰能力的乐观预估。
双方团队你来我往,言辞礼貌却寸土不让。会议室里仿佛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一句对话都在为各自的利益争夺着空间。
JESSICA飞速地记录着要点和分歧。
谈判一度陷入僵局,特别是在土地权益条款上,双方都深知其潜在价值,谁也不愿轻易让步。
这时,爱旭终于再次开口。他没有纠缠于具体条款的争论,而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直视李总:
“李总,我理解您的顾虑。旭升投入的是真金白银,我们需要确保资金安全和合理回报,这是我们的底线。但我们的目的绝不是束缚永丰的发展,恰恰相反,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机制,激励永丰更快、更稳地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他稍作停顿,给出了一个建设性的提议:“你看这样是否可行?资金审批权限,我们可以设置一个阶梯式的标准,与对赌协议的阶段性完成度挂钩。你们完成的目标越高,获得的自主权限就越大。这既保证了初期的风险可控,也给了你们更大的动力去追求卓越。”
“至于土地条款,”爱旭的语气变得更加凝重,“它的特殊性,你我心知肚明。设定上限不现实,因为未来的变量无法预估。但我们可以在收益分成的比例和触发条件上,体现出对永丰原始资产权
第四百七十二章 再次谈判-->>(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