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7章 两岸传统文化交流会正式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大气魄!”

    李敖好奇地问道:“什么稿子?”

    刘一民将稿子收起:“改天让你瞧瞧。”

    李敖心里痒痒难耐,想现在就要看,不过此时机场方面的工作人员跑过来告诉他们,飞机即将降落,只能作罢。

    十分钟后,飞机稳稳地落在了跑道上,岛上作家跟随着旅客缓缓走下飞机。

    先下飞机的是陈映真,走到跑道上,望着燕京的蓝天白云,陈映真的心情跟李敖当时一样都十分激动,但是并没有像李敖那么“二”。

    陈映真眼含热泪,望着欢迎的人群快步走来:“感谢大陆同胞的欢迎,我回家了!我回家了!”

    陈映真虽然是闽省人,但从清朝时期就迁到了岛上,本人也在岛上出生。对于他这样背景的人来说,对大陆保持强烈的归属感并没有陷入岛上乡土文学的叙事之中,尤为难得。

    李敖怕刘一民不认识,握着陈映真的手说道:“这是陈映真,在我心里是个汉子。”

    刘一民伸手说道:“陈映真先生,欢迎你来到回家。这是巴金先生,这是夏言先生,这是曹禹先生。这位则是文化部的王濛同志,相信您也读过他的作品。我叫刘一民,欢迎您回家!”

    陈映真激动地和几人依次握手表达自己的尊敬,最后望向刘一民:“一民同志,你在岛上出版的作品我都读了,我非常敬仰你的文采,除此之外我更敬仰你的家国情怀。”

    “陈先生,您太谦虚了,您在岛上对于文学的坚持,对于岛上乡土文学的反击,令我非常敬佩!”

    陈映真说道:“我也只能在一岛之地做些事情,你则是在全世界起舞,让全世界人认识中国文学,认识中国历史、认识中国文化直到理解中国文化,爱上中国文化。”

    寒暄一会儿后,其余人依次抵达,当岛上作家得知夏言、曹禹、巴金亲自来接他们的时候,一个个激动地跟三人握手。

    “白先勇先生,欢迎归国。”刘一民握住白先勇的手说道。

    白先勇望着刘一民笑道:“刘教授,感谢你的《血战台儿庄》,让我在电影上看到我父亲抗敌的身影,公正客观的评价了我父亲在这场战争里所做的贡献。”

    “实事求是是我们的工作原则,白先生,欢迎你以后多来大陆转转看看。我们是作家,我们只有看得多写得才能多,开阔的心胸写不出狭隘的文字。作家的文化背景,是他最好的素材库。”刘一民说道。

    白先勇点了点头:“我会的,这是我割舍不断的老家啊,感谢大陆举办这一次文化交流活动。”

    身穿精致春装的齐邦媛望着燕京机场说道:“不一样,大不一样。”

    “齐女士,欢迎您!”刘一民客气地说道。

    齐邦媛说道:“刘教授,谢谢,我没想到我还能回来。我很敬佩你的文学贡献,马尔克斯说你未来一定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也深信不疑。”

    “哈哈哈,齐女士,您在岛上深受文学界的尊重,我希望咱们一起推动华人文学团结朝前发展。”

    在机场里,夏言、巴金、曹禹三人分别代表文化部、作协和文联发表欢迎声明。

    三人经历过救亡、内战,对目前大陆和岛上的状态是痛心疾首,分别从不同的侧面讲述历史、讲述文学和讲述中华文化。

    三人不断地强调,大陆和岛上是一个中华文化的统一体,华人作家所创作的文学是这种文化的反映。

    三人发言完毕,刘一民作为活动发起人发言:“大陆的作家们,岛上的作家朋友们。我们之间有些人认识,有些人却从来都没有见过。

    但是,我们却早已通过文字相识、相知。我们都是华人作家,肩负着发展文化,向世界传播华人文学、文化的重任。

    朋友们,你们有的自大陆走到岛上,有的生于岛上,但我们都是中国人,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

    如今,海峡的两岸冰雪开始消融,我们作为文学界人士,也应该积极开展交流,消弭误解,承担起文化层面交流的重任。”

    ps:不好意思,今天还是一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