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54章 《开国大典》交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嗒”的行走着。过了好大一会儿,夏言才缓缓地吐出几个字:“是个好主意,但咱们要考虑到对岸当局的反应。会不会引起对方的警惕和紧张?”

    “所以,咱们要想办法淡化官方色彩。”张广年说道。

    汤达成道:“那就不能由我们作协出面,可以由笔会或者一些研究学会的名义邀请。”

    夏言将茶杯放在桌子上,起身踱步又坐下:“这件事情我支持,但是得向文联的委员通报一下相关情况。一民,你跟你老师讲了吗?”

    “没有。”刘一民连忙摇了摇头。

    夏言笑着说道:“以后啊,这些事情都可以跟老万讲讲,他是文联的委员嘛,再说了,以后咳,反正老万呐,得让他多担些文联的工作,不能总守着话剧和燕京文联那一亩三分地。”

    张广年听到这话有所猜测,文联的工作多,但是现在没个真正管事的,很多事情进行的名不正言不顺。

    刘一民感觉到张广年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面上装作什么都不了解的样子。

    夏言起身拿起电话跟曹禹碰了碰意见,曹禹在电话那头表示完全支持,建议以“文研所”的名义邀请。

    “老沈呐,文研所是燕大下面的所,官方色彩没那么浓厚。另外一民邀请的话,以此名义最好。文研所不是研究传统文化嘛,就以《传统文化研讨会》之类的名义邀请。

    我的意见是赞成!”

    夏言说道:“好,我就知道你会同意。不过兹事体大,我建议文联办公室出份报告,征求一下文联同志们的意见怎么样?”

    “老沈,我不建议。越少的人知道越好,不如直接向上汇报,上面点头,文联不出面,直接交给文研所去办就行,中间少些人和事的掺和。”曹禹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夏言拿着话筒思考了一分钟,终于同意了曹禹的看法,不过在向上级汇报之前,决定向住在沪市的巴金通报一下情况。

    “你们三个先回去吧,有具体的消息我通知你们。一民,你留一下。”

    汤达成连忙说道:“还有一个事情,就是赴南美洲代表团的问题,很多同志都表达了想去的意愿,我们名单准备起来非常困难。”

    “这个啊,你们到时候拟个名单过来,我亲自勾选,人数嘛,在六人左右为好,要择一位能够代表中国文坛的老同志。这个嘛,我来选吧。”

    听到夏言这样说,汤达成七上八下的内心瞬间放松了下来,跟着张广年走出了办公室。

    等两人离去后,夏言冲刘一民说道:“根据老万的建议,到时候可以以文研所的名义邀请交流,目的嘛,保护传统文化。你没意见吧?”

    “我没意见,到时候时间可以到四五月份,正值春暖花开,姹紫嫣红的季节,没那么热,也不冷。”刘一民建议道。

    “可以,出访南美,定的时期在二月底到三月中这段时间。作协人没确定,时间也没确定,文联接手以后,准确的时间会尽快出来。这次去南美,相关准备工作你要准备好,你面对的可是一个世界级的南美文豪。”

    “我明白!”

    等到刘一民走出办公室,张广年和汤达成立即看向了刘一民。刘一民向他们解释了几句,张广年点头道:“是应该好好准备。”

    文化部出来以后,刘一民去了人艺见了曹禹一面,曹禹给刘一民倒了一杯茶:“来吧,喝杯热茶,你小点子挺多的嘛!”

    “老师,早知道先来跟您汇报一下。”刘一民接过曹禹手里的茶壶,给曹禹倒了一杯。

    曹禹举起茶杯,吹了吹热气:“这一摊子事,其实我也不想管。但没办法,我只能多举举手,表表态。但你要记住,态有时候不是那么好表的。你再仔细给我讲讲你的想法。”

    “好!”刘一民先复述了一遍,又讲了讲自己这样做的目的。

    “整个岛上其实有不少左翼进步作家,另外还有一些统派作家。力量不组织起来,永远是一盘散沙,只有组织起来,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得了解岛上社会的特殊性,美西方渗透之深,时间越长,遗毒就扩散的越大。

    这时候,就需要这么一股子力量,能够帮忙做点事情,争取形成一个文人、教授这样的一个知识分子联盟,教化岛上的年轻人。”

    “你就不怕没效果?”

    “老师,搂草打兔子,本来交流就是顺便的事儿,有总比没有好。另一方面,我们要提高大陆在华人文学里面的地位,成为正统。”刘一民说道。

    曹禹品了一口茶:“行啊,想的够多的。”

    “下面的车是你新买的?”

    “您看到啦?”

    “上班的时候我听大家都在讲,刘一民同志了不得,左屁股坐皇冠,右屁股坐普桑。”

    刘一民黑着脸说道:“这谁啊,这不是毁我嘛!”

    “哈哈哈,我说的。”曹禹爽朗地笑道。

    “嗐,本来就不太想开部里的车。不过这是我买给朱霖

第554章 《开国大典》交稿-->>(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