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04章 《奴隶的救赎》全世界票房猛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人民文艺》编辑部会议室,刘一民静静地听着蒋子龙的谈论,时不时地点头。陆遥听得极为认真,仔细地记着重点。

    这是陆遥的作品第一次参加这么高规格的座谈会,刚才发言的时候因为紧张,结巴了好几次。

    蒋子龙和刘一民是《人民文艺》的编委,两个人的话更能代表《人民文艺》对于《平凡的世界》的整体态度。

    蒋子龙说完顿了顿,扫视了一眼全场与会人员,继续说道:“同志们,陆遥同志向我讲,刚开始的时候除了一民同志,谁都不看好这篇。

    现在读者用手投票,用手里的钱投票,证明《平凡的世界》是一篇好,陆遥同志不仅要写,还要多写,要把整部文章给写完。另外,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感谢刘一民同志,要不是他的推荐,我们很可能埋没这本。”

    蒋子龙说完,陆遥率先带领大家一起鼓掌。王濛鼓掌看向刘一民,刘一民笑着摆了摆手:“还是内容好,也感谢《人民文艺》一直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坚持。”

    “《人民文艺》如今的编辑方针就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中西方文学的碰撞之下,既要发挥先锋作用,又要举起现实主义文学的大旗,做好碰撞和融合。”崔道逸笑着说道。

    王濛说道:“好,咱们座谈会的发言继续。”

    在陆遥介绍、蒋子龙抛砖引玉之后,现场讨论的热烈程度愈发热闹起来。

    《人民报》、《光明报》、《文艺报》的记者或者编辑,飞速地记录着每一位嘉宾的发言。

    听完汪曾琦的发言,《文艺报》主编冯牧咳嗽了一声说道:“同志们,我来讲几句。我们《文艺报》常年走在文艺评论的一线,我们对国内文艺作品的大趋势是非常了解的。这两年,咱们本土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开始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我到过不少国家,小国不算,但凡是大国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学特点。咱们国家的现实主义文学就是,所以不能丢。

    这两年文艺作品里出现了大量‘腥’、“性”之类的文学作品,我个人认为不是说完全不应该写,这方面文联会议也认为可以适当展现,但是不宜过多,或者完全以此吸引读者,那不就是低俗吗?”

    改革开放后,西方露骨的文学作品传入,不少人以这样写作为文学自由表达为由头,也开始模仿。

    刘一民一直没有说话,看大家说的差不多了,刘一民才开口:“陆遥笔下所展现出来的乡土是很纯净的乡土,也展现了在时代的改革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为了自己的幸福道路,开始了新一轮的战斗。

    孙家两兄弟,孙少安代表的是现实奋斗路径,脚踏实地,不怕吃苦,一心为了好生活。孙少平代表的农村学生的浪漫理想主义者,想去看一看更大的世界。

    农民不是只有吃饱穿暖,农民也有自己的梦想。孙少平也反映了农村学生的现实困境,生于一方小天地的农村学子,对于无限广阔世界的想象和迷茫。

    出身农村的燕大学生,初入燕大的时候也是如此。他们还是一个漫谈理想的年纪,有干一番大事业的斗志,来到城市后巨大的落差感,往往会让许多人迷茫。”

    现场的与会人员静静地听着刘一民讲解,在场最年轻的除了刘一民就是陆遥,蒋子龙比陆遥大了七八岁。

    年纪太大,以至于对年轻的感受都有些退化。刘一民本身是年轻人,也经常跟学生在一起,对年轻人的想法更有发言权。

    “很多人不理解孙少平,认为他在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不如低下头看看地上的庄稼。少年时驰骋的风,比黄金都珍贵。我们应该理解年轻人的想法,孙少平这个年纪,正是轻装远行的年纪。

    当然,我们可以用父母在不远游、独留大哥支撑家庭来指责他。”

    汪曾琦看了看自己手上的皱纹,感慨道:“清风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再少年!”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蒋子龙立即附上辛弃疾的诗歌。

    “我也来一句,老人家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崔道逸立即接上。

    王濛称赞道:“这就是少年感,少年心性是鲁莽,回头看看,我们的身上已经少了这种少年气质。”

    “这就是陆遥同志这篇好的地方,金波、田润生、孙少平这几个少年都各自有自己的特点。写出了贫瘠的黄土地上,也有一群浪漫理想主义的年轻人。这也是国家教育扩大必然会出现的事情,解放了背朝黄土的农村年轻人的思想。

    但农村少年在时代的大潮中,迷茫也将如影随形。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就是要善于观察,善于挖掘。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精心设计的文学表现手法,也能写出有张力的文学作品。”

    在掌声中,刘一民结束了自己的发言,大家开始针对《平凡的世界》中存在的故事情节设计,和人物性格张力进行讨论。

    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的不亦乐乎。陆遥态度从善如流,认认真真地记下问题,不过改不改可就不一定了。

    最后,崔道逸又拿出了一封《平凡的世界》的读者来信给大家念了一遍,是一位农村大学生写的,详细的写出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蒋子龙听完后冲着陆遥好奇地问道:“陆遥同志,这封信提醒了我,你为什么不让孙少平参加高考呢,如果参加高考,自己到外面看一看的梦想,会更好地实现。”

    陆遥沉思了一会儿,将双手摊在了桌子上,以一种遗憾到近乎痛苦的声音说道:“又有多少人能考上大学呢?孙少平的人生遗憾,更是普通学生的遗憾。上大学的天之骄子,在黄土高原上,在漫天飞舞的黄沙中就如同树一般难寻。”

    “以后等国家有钱了,建更多的大学,让所有人都能上大学就好了。”汪曾琦乐观地说道。

    刘一民嘴角微动,想说话但又压了下去。

    王濛鼓掌说道:“同志们,今天的学术座谈会非常成功,谢谢大家接受邀请。”

    座谈会正式结束,众人快速起身,

第504章 《奴隶的救赎》全世界票房猛增-->>(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