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听完中央广播电台的播报,刘一民高兴地穿衣起床。见朱霖幽怨地看着自己,搞得刘一民有点不明所以。
“我们的朱霖同学怎么了?像是有点不开心呐?”刘一民伸出双手捧着朱霖的脸庞,笑嘻嘻地问道。
朱霖掀开被子给刘一民展示自己的大腿,白嫩的大腿上有一个红色的巴掌印。
“咦,这怎么回事?”刘一民没反应过来。
“刘老师,你拍腿就拍腿,你拍我的腿干嘛?瞧,都红了,你还有脸问我这是怎么回事。”朱霖轻哼一声。
刘一民看到朱霖佯怒的模样,赶紧伸出双手轻轻地揉了揉,心疼地说道:“噢?原来是拍着的是你的腿啊,我还以为是我的腿,难怪不疼,刚才我还以为做梦呢。”
“哼。”朱霖没再说话,轻轻地掐了一把刘一民的胳膊,又敬佩地说道:“刘老师,你真了不起,凭借一人之力推动了两岸的发展。”
刘一民坐在床边笑道:“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这是时代的大势。”
早上正在吃饭,朱父也打来电话跟刘一民讲这件事情。朱父的兴奋溢于言表,旁敲侧击询问刘一民还有没有内幕消息。
刘一民看了眼旁边的朱霖,接着冲朱父讲了点自己知道的但不算保密的消息,不过还是叮嘱朱父保密,不要逢人就讲。
朱父正聊的起劲,朱母将朱父一把推开:“一民,你们早上吃饭没有?”
“妈,我们正吃着饭。”
“你们好好吃饭,霖霖最近累,她有没有想吃的,我晚上下班过去给她做点。”朱母关心地问道。
刘一民将话筒递给朱霖,朱霖对着朱母说道:“妈,不用惦记我,我就是忙点,晚上睡一晚就行。”
“你有啥想吃的?”朱母继续追问道。
“葱烧鲫鱼。”
“好,晚上我过去。”
朱母正准备挂断电话,朱父连忙说道:“我也去,晚上我跟一民喝点庆祝庆祝。”
还不等朱霖说话,朱母就果断地将电话挂断了。朱霖将话筒放回冲刘一民使了一个无奈的眼神,刘一民调侃道:“咱爸这家庭地位呀,已经快能用卑微来形容了。”
“我有时间跟咱妈讲讲,现在上班还好,要是等到两人退休,两人天天在家,咱爸怎么能受得了。晚年再来一个大起义,反压迫运动就闹笑话了。”朱霖端起了刚放下来的碗。
吃完饭两人出门上班,喜梅拉扯着两个小家伙的手在门口冲两人说再见。
胡同里的大爷大妈们操着地道的燕京话,正在唾沫横飞地讲着刚才广播里播放的新闻。
燕京方言里面时不时夹杂着“刘一民”三个字儿,听到这话,刘一民忍不住松下摩托的油门,伸长了耳朵。
见自己的奇怪举动引得大爷大妈们侧目之后,刘一民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诸位大爷说的有理,我本人十分赞同。”
等刘一民走后,大爷大妈半晌才反应过来:“这谁啊,人真逗,现在这年轻人,骑个摩托车不知道谁是谁了!”
燕大的校园内,广播一遍遍地播报着从中央广播电台转播的新闻,新闻转播之后,又不断地播放着《我的中国心》、《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我们一定要解放TW》的歌曲。
大量的学生围在大饭堂或者是三角地讲述着自己的想法,甚至还有学生在进行辩论,辩论声引得旁边无数学生喝彩。
整个校园内喜气洋洋的气氛,仿佛是要过大年一般。走进中文系,几个老教授正在谈论着这件事情的影响。
“这是光头逃到岛上之后,两岸关系的一次重大转折。中国大势在于一统,不动刀戈,天下归心自然最好。”王瑶摇头晃脑地说道。
吴组缃挥舞着手中的书:“同志们,同志们,我们且看大势发展。”
看到刘一民,王瑶几人冲他咧嘴大笑并齐齐伸出了大拇指。
刘一民拱了拱手:“诸位教授,早上好。”
“好,很好,非常好。”
严家炎上班后也没有在办公室待着,而是坐在大教室里,跟教授们一起分析天下大势。
刘一民打趣中文系要改成政治系了,严家炎笑道:“政治系那帮人,估计比咱们讨论的更加热烈。”
讨论了两个多小时,所有人都对未来的前景报以乐观的态度。
“毕竟咱们有共同文化的根,而且国际上都不支持他们嘛,拿回联合国席位之后,那就是咱们才代表正统。只要咱们万众一心,别有用心的人就翻不起大浪。”伴随着书本重重地砸向课桌,讨论正式结束。
刘一民拍了拍吴组缃的肩膀:“吴教授,年纪不小了,切莫太激动。”
到了文研所办公室,年轻人讨论的比教授们还激动,一个个挽起袖子,嘴里动不动还夹杂着几个脏字。
刘一民站在门口没有说话,闫真看到他后赶紧咳嗽了一声,文研所顿时安静了下来。
“没事,大家的心情我可以理解。我今天得知这件事情,高兴地把大腿都拍红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平时不怎么说话的海子起身说道:“刘教授,也不知道我过几年能不能到岛上游玩儿,我还想冲着日月潭写一首诗。”
“好好研究学术和诗歌,再锻炼好个人身体,一定能行。别到时候去岛上玩儿,人家说咱们吃的不好,看起来营养不良。”刘一民摆手让海子坐下。
海子将额头前的刘海往后面挑了挑,露出了整张脸,笑着冲刘一民点了点头。
海子的发型,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一脸的艺术气息。
刘一民拉了张凳子,陪着他们聊了约半个小时。
“无论从民族血缘、文化认同、地理位置上看,都应该拿回来。这是多么好的位置啊,一道天然拱卫祖国大陆的一道防线。我们文学学者,不要只从文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要多层面,立体化的去看待,不能陷入了以偏概全的误区,不能让别人说我们眼只能看到针鼻大小的东西。关键不要拿着放大镜去夸、去批!
大家有机会,也可以了解一下施琅的《恭陈宝岛弃留疏》,这可以说是中国海权思想的启蒙。我们的百年屈辱史,也是海权屈辱史的一部分。”
刘一民讲完准备回自己办公室,易众天连忙起身喊住了刘一民,恭敬地递过来一篇论文,让刘一民评价。
“刘老师,这是我最近写的论文,您帮我看看。”易众天说完,其余的受训老师伸长脖子等着刘一民的评语。
刘一民只能坐下,仔细地阅读了起来。这篇论文并不算长,只有六千字左右。
“论文写的不错,就是有一点不好。”刘一民轻声评价道。
易众天闻言大喜,连忙询问哪点不好?
刘一民淡淡地说道:“不好的地方在于指导老师写上了我的名字,你是生怕没人骂我,给我找骂是吧?
我要是有对手,你写上他的名字,定能让他颜面扫地!”
易众天没反应过来,但其余人已经反应过来了,强压着嘴角,身体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
第503章 《邓稼先》单独增刊(7千章)-->>(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