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90章 《南侨赤子》感动整个东南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人作家感情各不相同,三毛不断地擦拭着眼泪,张乐平不断地安慰着她。

    三毛忽然搂着张乐平说道:“爸爸啊,我真的想回大陆一次啊,我的家啊,我出生的地方!”

    李敖难得没有出言讽刺,而是走到前面对着大家说道:“兄弟姐妹们,看完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刘一民教授所讲的中华民族是政治和文化概念的结合体。如果没有共同的文化维系,南侨华人还会奔赴国难吗?

    如果没有共同的文化维系,哪有全世界华人的互帮互助。我李敖以前的目光是太短浅了,我最近研究发现,我们中华文化有许多优秀的地方是西方所不能比的。在岛上,我们这些从大陆走到岛上的人也宣扬西化,那么

    刘一民教授,你的文章写得也太厉害了,今天整个东南亚的用纸量都得增加!”

    事实确实如李敖所说,马来等地的华人学校,老师们拿着报纸向学生读着这篇文章,向他们讲述那段不算太遥远的历史。

    讲述他们父辈归国抗日,喋血疆场,汽车被炸毁、汽车翻下悬崖的惨状,讲述那颗报国之心。

    “孩子们,我就是南侨机工的后代,我的父亲穿着西装回到我们祖国参加抗战,他的耳朵被炸聋了,但是他说他不后悔。”老师们饱含热泪地说道。

    当天《南侨赤子》这篇文章就被一些晚报所转载,刘一民通过《联合日报》向众报刊宣布,转载不需要征询同意,不需要付转载费。

    24号一整天,文艺训练营里大家都在讨论《南侨赤子》这篇文章,感叹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力量之巨大。

    下午走出会议室,有几人穿着西装站在门外等着,其中一人刘一民认识,是中侨的人。

    “刘一民先生,福清会馆有请!”

    旁边一个人走出来说道:“刘一民先生,我是中侨总经理林方华,我的父亲邀请您见一面,还有大陆代表团的朋友们。”

    刘一民上前一步说道:“好,咱们出发吧。”

    林方华笑着握住刘一民的手说道:“您的发言和写的文章都非常好,父亲看了忍不住落泪,他迫切地想和您见一面。姚雪垠先生,我父亲也喜欢您的《李自成》。”

    “中侨集团为大陆外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应该感谢中侨。感谢林日顺先生的家国情怀。”刘一民说道。

    姚雪垠笑道:“应该去见一见。”

    众人走出阿波罗酒店,登上车来到了奎因街,这里聚集了大量的福清人。林方华特意带他们参观了还未建成的福清会馆,这是林日顺一力促成的。

    “还有两年左右就会完工。”林方华笑着说道:“华人在海外不容易,得抱团才行。”

    刘一民说道:“闽省人在海外最团结,在欧洲、美国都是如此。”

    “这我倒是相信。”林方华说道:“当年父亲力量很弱,帮不上太大的忙,一直是他的遗憾。父亲极力促进东南亚和大陆的文化交流,80年跟林绍良等人在闽省建立了一家糖厂。

    我们今年还准备成立一个融侨基金会,专门投资国内。”

    林绍良在印尼有一个商业帝国,拥有一家最大的私人银行,曾是华人首富、印尼首富。他为福清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福清缺水,他为调水工程捐了两千多万美元。

    “非常感谢,相信有华侨的帮助,国家一定能够迅速强大起来。”刘一民说道。

    奎因街上到处都是福清话,刘一民很难听懂。等到了林日顺的别墅,躺在摇椅上的林日顺被人扶起来冲他们打招呼。

    林日华说道:“父亲身体不太好。”

    林日顺身穿丝绸制成的唐装,身形消瘦,嘴唇苍白,一看就是饱受疾病折磨。

    坐在沙发上,林日顺打量了几眼刘一民:“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大陆人才辈出,何愁不兴。”

    “林老先生,您客气了,您也是华人在外打拼的翘楚。”

    “哈哈哈,咱们华人能吃别人吃不了的苦,能从苦水里抓到机会。我当年是个矿工,能吃苦,肯干又抓住了机会。我的机会是祖国给我的,没有祖国的商品,就没有中侨百货,也没有中侨电影。”

    林日顺又谈到许多人得知他要跟刘一民见面,都打电话来向他表示问候。

    “我们都有一种游子心态,我们怕中华民族忘掉我们这些游子。你的《南侨赤子》让我们明白,中华民族、大陆没有忘记我们。”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