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9章 返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了。

    “有比我更好的人!”

    “谁?”

    “钱学森钱老。”刘一民缓缓吐出了五个字。

    杨伟光疑惑地问道:“一民同志,你能请钱老做节目吗?”

    “钱老可是很关心下一代成长的,我相信没什么问题。”刘一民说道。

    杨伟光走后让刘一民跟他保持联系,等到上级正式发文之后就开始制作节目。

    现在的节目制作都是预先制作好,然后再播放。很少有实时进行广播,广播期间再跟观众连线互动的节目。

    送走杨伟光,刘一民跟钱老打了一个电话,钱老听到是刘一民,笑着约他初十上午去航天大院找他聊天。

    初十早上,刘一民早早起来吃完早餐,朱霖去拍戏,家里面剩下朱父和喜梅照顾两个孩子。

    现在刘雨和刘林不怎么再为“奶奶”哭泣,不过看见杨秀云的照片,依然伸着胳膊喊“奶奶”。

    钱老住在阜成路的航天大院,这里住着许多航空方面的专家。刘一民走进去要接受严格的检查,警卫秘书亲自过来接他。

    钱老刚回国的时候住在中关村科学院宿舍楼,60年后搬到了这里。

    高楼上传来练习钢琴的声音,楼下到处奔跑玩耍的孩子,能感受到大院跟外面很不一样,这里的人相对很“洋派”。

    这里面和燕京军区大院一样,自成一个小社会。离钱老的住处越近,这里保卫的越严密。

    钱老坐在梧桐和松树掩映的红色砖楼前晒着太阳,看到他们走过来后,冲着刘一民摆了摆手。

    刘一民快步上前,走到了钱老前面,钱老笑着说道:“这还是你第一次来吧,知道路了,以后就多来坐坐。”

    “钱老,以后少不得要打扰您的。外面风大,咱们进去吧?”刘一民笑着说道。

    “走!”钱老起身,警卫秘书立即带上了凳子。

    跟钱老的夫人打过招呼之后,走进了钱老的书房。

    书房里面摆着一张桌子,桌子左上角放着一个电子表,正中间依次摆着《人民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参考消息》《经济参考报》,这个顺序是他阅读报纸的固定顺序。

    书房里还有个区域放着牛皮纸袋,上面写着一个个主题,里面装的是钱老剪的报纸,感兴趣的内容都剪了下来。

    “钱老,您的书房跟我想象的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钱老饶有兴趣地问道。

    刘一民指着桌子说道:“我以为会有一台电脑。”

    “哈哈哈,家里不是科研所。”钱老笑着让人给刘一民倒了杯茶,跟他聊起来当前报纸上的新闻。

    从报纸聊到文学,又聊到了刘一民在燕大访谈时的发言。钱老关注的东西很多,时事方面的重要新闻几乎全都知晓。

    “在一个大浪潮中,作为个体存在的浪花是迷茫的,现在的年轻人正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问题。你当时说国家对大学生的教育相当于投资,投资是允许部分失败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没人想看到投资失败,都想看到投资成功。”

    见钱老主动谈起这个,刘一民顺势提出了想请他做访谈的事情。

    “《青年夜话》?”钱老直起身子,明显来了兴趣:“我通常是对大学生演讲,对全社会的年轻人还是第一次,但我去讲什么呢?”

    “您可讲的东西可太多了?我当主持人,咱们一问一答,您觉得怎么样?”

    钱老搓了搓手起身说道:“好啊,什么时候?我不用准备,随时都可以。不过你应该准备一些问题,要准备点好的。”

    “好。”刘一民高兴地说道,并感谢钱老的帮忙。

    钱老摆了摆手示意刘一民不用谢:“青年人问题是国家的问题,青年人的未来是国家的未来。”

    在钱老家用完午餐,刘一民离开了航天大院。

    刘一民顺道去见了一下郑渊杰,询问他《童话大王》连环画卖的怎么样。

    “还行,卖了三万册左右,本钱已经回来了。文字版春节期间销量大增,加印的太少了,估计卖到20号就没货了。”

    “这就不错,不用后悔加印的少,毕竟谁都没长前后眼。咱们下一期首印的多一点就行,这是《虹猫蓝兔七侠传》的第五到八章。”刘一民将手稿递给了郑渊杰。

    郑渊杰拿着率先读了起来,看到蓝兔和猪无戒边打架边打嘴炮的时候,忍不住笑了出来。

    “一民,咱们下一期的杂志我看可以直接印刷成五十万份,随着故事的展开,内容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

    一次印五十万册,要是搁以前郑渊杰不敢想,现在他敢想了。

    郑渊杰给刘一民看了看他最近写的童话,他的儿子跑过来递给刘一民一块糖,刘一民笑着反送了对方一个红包。

    “成绩怎么样?”刘一民话音刚一出口,郑渊杰的大儿子撒腿离开了书房。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