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2章 文研所规模逐渐扩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叫什么名字?”

    “所长,我叫戴建业!”

    “各自报一下名字,研究方向和所教课程就不用说了,你们的资料上都有。”刘一民说道。

    所有人依次报了一下名字,刘一民认认真真地观察着这群年轻的教师。

    易众天介绍完毕后,刘一民冲着他说道:“你小子看起来就有点刺头啊。”

    易众天屁股刚挨上半个凳子,立马站了起来:“刘所长,人不可貌相啊,我来这儿一定努力学习知识,认真做文化研究,回到华中,也要当一名像您一样的好老师。”

    看易众天闹了个红脸,其余人再次笑了起来。

    刘一民冲他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同志们,我平常工作比较忙,大家有什么问题,今天一并问了。”

    “刘所长,咱们文研所成立的时间比较短,其实我们很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老师培训计划?”戴建业举手问道。

    “说的很好,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一大批优秀的文学领域的年轻教师,作为国内文学教育领域的后备军。教育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关系到我们下一代的发展。

    你们大多都是研究传统文学的,文研所就是研究如何保护传统文化,如何发展中华文化的研究机构。简而言之,就是要培养热爱中国文化的中国学者。

    我带着你们做研究,出成果,保文化,你们回到各自学校,再做研究,出成果,保文化。”

    刘一民认认真真地跟他们讲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其中还提到了刘一民在海外的经历,金钱腐蚀、中情局基金操纵等现象。

    “刘所长,这两年我也发现,外国有许多不错的东西,是值得咱们学习的。”易众天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

    “是有值得咱们学习的地方,但咱们不应该妄自菲薄的去学习。自民国以来,我国的进步学者都在跟西方对比,向西方学习。但对比的时候,我认为也走入了误区。

    文人对比的时候,总是习惯将中国跟整个西方对比。跟英国人比所谓的绅士、跟法国人比浪漫、跟德国人比严谨、跟美国人比工业,搞得我们好像浑身上下都是毛病,像是久病缠身的老人。”

    刘一民的话让在座的人开始思考了起来,想到最后好像还真是这么一会儿事儿。

    这里面相当多的一部分人研究过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报纸、杂志,里面就是这样的对比法。

    到21世纪后,就是各种各样的意林体、公知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养成了自卑的心态。

    “刘老师的话真是让我们茅塞顿开。”戴建业长吐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没了那种嘻嘻哈哈。

    海子则疑惑,为什么把他给喊来,他是教哲学的,不是中文系的学生。

    “我们文研所也不只是中文系嘛,我们研究的是整个社科。况且,你的诗歌很有名嘛!”

    海子跟其余人相比穿的比较潦草,头发很长,胡子拉碴的,一看就是精神极其丰富的家伙。

    去年海子发表了《阿尔的太阳》、《亚洲铜》,两首诗让他名声响彻文坛。

    “同志们,作为老师,咱们有更多的事情要做,还有什么问题吗?”刘一民询问道。

    其余人摇了摇头,刘一民起身说道:“那就这样,闫真、李良荣,你们两个帮助他们适应一下燕大,平常有什么问题直接找我。另外,各自找好导师,我尽量每个月抽个时间跟大家上课。”

    散会之后,闫真追了上来:“所长,所长,咱们是不是问系里再要一间大点办公室?另外补贴给多少,往年没给生活补贴啊!”

    王立群在的时候,花的是河大发的工资。这群老师拖家带口,在燕京的花费也高,所以所里决定每人每月都发一笔补助。

    “按照研究生补助发吧,毕竟也在所里做研究。”刘一民说道。

    “好,系里给咱们找了一个财务,您要不要见见?”

    “不用,你们好好配合。”

    刘一民走进办公室,跟吴组缃等人聊起带文研所培训老师的事情,几人热情高涨,觉得里面有几个不错的苗子。

    “以前以为燕大的学生是天之骄子,还是小觑了国内的兄弟院系,那个戴建业,见到我就笑眯眯的,我觉得我跟他挺有缘的。”吴组缃笑呵呵地说道。

    “诸位教授,自己选择就好。”

    王瑶眯着眼睛看向吴组缃:“可我想抢!”

    刘一民嘿嘿一笑,离开了办公室,你们抢去吧。他又找到严家炎,从严家炎手里要到了一间大的办公室,刚好可以安置几个前来培训的老师。

    “系里面的办公室也很紧张,一民,这间办公室不算太大,你理解一下。”严家炎将水杯放到了刘一民的手里。

    “严教授,这已经很谢谢你了。”

    文研所挂在中文系名下,实际上跟中文系相当独立,要是别人来问严家炎要办公室,严家炎不一定会答应。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