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讲,沈醉在认罪态度方面较好。
GMD的派系之斗太有传统了,就算是入了功德林,还被分为了土木系和牛字号。
对于这种经历,单个人采访的时候可能不好讲,比较敏感,但这么多人在一起,你揭露我的,我揭露你的,真是叫热火朝天,其乐融融。
“后来我们还有兴趣小组,老黄还研究他的永动机呢,老黄,永动机研究的怎么样?”沈醉调侃道。
黄维梗着脖子说道:“只要一直研究,就不算失败。”
“老黄这个人打仗我不知道,但老黄绝对的清廉,这在我们这群人里面是有目共睹。”沈醉夸奖道。
下午,同学会结束,黄埔的人一个个离去,外面的雪早已经停了。
郑洞国说道:“让你看笑话了。”
“哪里,采访都做不到这样真实。”刘一民说道。
“你准备写什么呢,我看你一直都没有停。”郑洞国好奇地问道。
“嗐,就是瞎写。今天聊的都是重要的史料啊,包括武汉会战、淮海战役、莱芜战役等。不过我想,大家在功德林的生活肯定也会有很多人感兴趣。”
“你写这个啊?”
“哎呀,你让这些人的老脸没处藏喽。”郑洞国笑的颇为高兴,毕竟他没在里面进修过。
在门口聊了一会儿,刘一民准备走,郑洞国让人给刘一民的车座上的积雪擦了擦。
刘一民骑摩托的时候非常小心,生怕滑倒了。
7点左右,刘一民跟朱霖两人一块回到了华侨公寓,喜梅看到两人回来,立马去将锅里的热粥盛了出来端到桌子上。
杨秀云将一包东西放在了桌子上:“你们尝尝这个瓜子、落生。”
洛生就是花生,花生从根部落下为落生。
刘一民擦干净手拿起磕了一下:“还挺香,还带着一股子其它味道。”
“是不是?好吃吧?是不是有点像麦香?”杨秀云高兴地说道。
朱霖磕了几个瓜子问道:“妈,这是你出去买的?”
“哪是我买的?老家寄来的,这就是咱们村炒的瓜子。兰勇让你爹寄来的,给你尝尝。喜梅念了念信,说这是麦香瓜子。”
刘一民拿起打开的包装看了看,透明的袋子外面写着红字“麦香瓜子”,麦香瓜子的名字取自麦积大队的“麦”字,也有里面夹杂着点麦香的意思。
“也不知道兰勇怎么炒的。”刘一民笑道。
春节期间正是瓜子好卖的时候,不知道麦积大队今年能不能靠瓜子挣一笔钱。
厂子早就开工了,其它时候也在卖,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没有配方,卖的并不好。
李兰勇也随着寄来了一封信,他决定以“麦香瓜子”去打开市场。
对于瓜子,刘一民更喜欢吃焦糖的,不过此时卖瓜子的味道大多都偏淡,有卖的就不错了。
目前麦积大队的瓜子等炒货只限于豫省周围的几个县市,等到再做大一点,刘一民再给他们打广告。
现在在报纸上打广告,实在是有点杀鸡用牛刀了。
汝县周围没有瓜子厂,有了特色口味的瓜子,卖货就容易多了。
“好吃的话回信让你爹再寄来一点,等过年的时候招待客人用,再给霖霖娘家送点。”杨秀云说道。
刘一民看了看满满一包,得有十斤左右:“不用了娘,这么多已经够了。”
腊月二十三,刘家按照老家的习俗过起了小年,杨秀云的思绪早已经飘回了家。
下午刘一民给杨秀云买了一张腊月二十四的软卧票,第二天送她登上了火车。
怕她不知道软卧车厢在哪里,帮她送到位置才离开。
“娘,你饿了就到餐车吃饭,别舍不得花钱。没事的时候就躺床上休息,不要乱走。”刘一民嘱咐道。
杨秀云说道:“娘知道,你赶紧回去吧,车马上要开了。”
“好,我给大哥拍过电报了,下了车他会在火车站接。”刘一民说完后赶紧走下了车。
杨秀云打量着从没坐过的软卧,因为见过华侨公寓这种高档房子,也没多少胆怯,眼睛里更多的是好奇。
“大嫂,你儿子挺孝顺啊,软卧都舍得买!”旁边人问道。
杨秀云笑着说道:“我儿子可孝顺了,本来想让我坐飞机的,可我一个人,不敢坐。”
“飞机?你儿子级别挺高啊!”
“不高,就一教书先生的。”
“教书的?教书的能坐软卧了?你儿子没多大啊?在哪儿教书的?”
“燕大教书的。”
杨秀云从袋子里拿出煮好的鸡蛋,询问对方要不要吃,对方接过一个,跟杨秀云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
为准备过年,在朱霖上班的时候,刘一民去买了不少食材放到了家里。冰箱里装不了的,只能放阳台上。
怕菜放到暖气房里热坏,又怕放阳台上冻坏,只能在菜上加了一层被子。
“刘教授,
第439章 美国国家图书翻译奖-->>(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