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7章 功德林往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家甚至想把这件事想象成一部谍战片。

    “一民,我们十一月期发表,我相信这篇一定能够发挥现实主义文学的魅力。”

    刘一民离开《人民文艺》后,来到了人艺,在人艺观看了《宠儿》和《戏台》的排练。

    《宠儿》的总排练已经完成,即将开始首演。刘一民要了几张票,准备交给穆拉土,让他邀请几名黑人留学生,最好是美国黑人过来观看。

    “蓝导,杨力新这鞭子甩的可够熟练的。”刘一民笑道。

    苏民插嘴道:“这家伙甩上瘾了,为了锻炼甩鞭子,右胳膊整整粗了一圈。”

    “一民,你觉得那种凄惨悲凉的味道出来了吗?”蓝天野问。

    “完全出来了,后期黑人的宗教仪式,看的我头皮发麻。”

    提起这段,蓝天野心中也不免有一丝得意:“我们特意找的资料,又看了苗族的宗教仪式。”

    “以前大家看话剧是高高兴兴,再不济也是沉重的出去,《宠儿》首演之后,我看大家得搓着鸡皮疙瘩出去。”

    “哈哈哈哈!”

    “十五号首演,咱们到时候看结果。”

    国庆节之后就是10月10号,在这一天刘一民敲响了郑洞國的家门。

    郑洞國以前是高级将领,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上,杜聿明生病之时,就是他代理司令长官。

    锦州破城之后,他在长春起意,后回到上海休养,之后到了燕京担任担任水利部门的职位,之后更是成为了国防委员。

    老人家的见面让郑洞國放下了所有的顾虑,开始积极为国家办事。

    郑洞國的家在东四的礼士胡同内,刘一民向郑洞國打过拜访电话,他一直在院子里等着刘一民的到来。

    郑洞國头发花白,穿着灰色的中山装戴着老花镜,看到刘一民后先立定打量了一番,再伸出手说欢迎。

    “这就是我们文艺界的青年军领袖啊!”郑洞國笑着说完,又向旁边人介绍道:“这是郑庭笈。”

    “您好,郑洞國将军,郑庭笈将军!”

    “败军之将,当不得一声将军。庭笈知道你要写台儿庄大捷,也说要过来凑凑热闹。今天我们两个老家伙给你回忆回忆,走走走,到屋里,让你看一件宝贝。”

    郑庭笈在东北战场的时候,归郑洞國指挥,可惜这位就没有郑洞國那么幸运了,48年获得了功德林进修的机会,学习成绩优异,成为了第一期毕业学员,59年获得特赦。

    走进书房,郑洞國给刘一民指着一副地图,正是当年台儿庄战役的双方战略态势图。

    郑洞國一一给刘一民介绍着参战人员和参战部队:“目前高级指挥官活着的没几个了,不是到了岛上,战死就是已经去世了。幸亏你来的早,要不然也见不到我喽。”

    “这是台儿庄的地形,地处苏鲁交界,北连津浦铁路、南接陇海铁路,控制此处即可切断日军南北合围的战略通道,同时也是水路枢纽,徐州屏障。”郑洞國拿着一根棍子当指挥杆,言语间颇像回到了那金戈铁马的时候。

    “这是李长官指挥部的位置,我方有日方为第5和第10师团,师团长分别是板垣征四郎和矶谷。李长官的目标是将日军合围,各部必须统一行动,否则战略目标无法达成。

    日军第5师团战败之后,矶谷师团大举进攻藤县,占领之后迅速逼近台儿庄,李长官令孙连仲部固守台儿庄,双方展开血战.”

    郑洞國先将整体态势讲了讲,讲完之后说了不少的细节,提起汤恩伯的时候就破口大骂,骂他不顾大局,只知道保存中央军的力量。

    “汤恩伯在我们豫省也是人见人骂,水旱蝗汤四大害啊!”

    “唉,以前是我眼瞎,就这样的D国,我还想为它效力,想想都觉得惭愧。蒋鼎文、汤恩伯之祸,堪比天灾水旱啊。豫省大饥荒,就有他们的一份功劳!”郑洞國生气地说道。

    郑庭笈看到郑洞國气的差点上不来气,赶紧说道:“你老兄好多喽,没有到功德林学习的机会,我们在功德林的生活才是多姿多彩嘞。王耀武说得好,国防部开会都没有那么齐的。”

    “惭愧啊,惭愧,要不是我一意孤行,那么多的将士就不会惨死。”郑洞國说道。

    郑庭笈拉着郑洞國坐下,笑着向刘一民讲起了在功德林的生活。

    “刚进去的时候我们还想着光头能打回来,后来啊谁都不信了,美国人打朝鲜的时候,黄维还以为美国人能帮光头回来,谁知道,美国人武器先进,可咱们志愿军是不动如山。志愿军真应了那句话,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我们在讨论输在哪儿了,大家差点打起来,谁都不服谁。

    尤其是,杨伯涛跟黄维两人,能打起来一点都不奇怪,杨伯涛认为是他葬送了18军。”

    刘一民快速地急着笔记,没想到今天还能听到功德林分锅大会的故事片段。

    “老人家真是胸怀宽广,哪朝哪代有这么对待败军之将的?杨伯涛和我一起出来的,黄维还在里面研究永动机呢。杨伯涛认为黄维出不来是报应,临走的时候还讥讽了几句呢。”

    郑庭笈现在跟黄维是同事,都担任文史专员的职位,也就是写自己以前的事儿给后人听。

    出来的大部分都是这职位,毕竟他们也干不了其他的。

    郑洞國听到黄维,嘴角轻蔑一笑:“固执书生罢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