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真甚至觉得,王立群更像是燕大毕业的。
王立群在文研所里会参加一些研究项目,平常的时候不是到系里听课,就是跟一些老教授做交流。
讲古典文学的吴组缃和王瑶两个教授,对王立群是赞不绝口,事情慢慢地发展到吴组缃怂恿王立群报自己博士生的地步了。
“吴教授,您想让河大的老教授们打上门来是吧?”刘一民笑着问道。
“我真觉得这年轻人适合深入的学习古典文学,不读个博士实在是亏了。”
“那您就多教教,文研所讲的是进修半年,有的是时间。”刘一民说道。
严家炎时不时看向王立群的眼神,也带着某种渴望。
“河大还是有底蕴啊,能培养出来这么好的学生。”严家炎感叹道。
刘一民笑着说道:“毕竟祖上阔过!我在河大遇见了他,觉得确实可以,所以才起了邀请他到燕大学习的念头。”
“系里非常支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嘛,培养学生,不如直接培养老师。”严家炎拍着刘一民的肩膀说道。
“不过放在你们文研所下面比较合适,系里面还没这笔经费,不过在人数较少的情况下,系里帮你们解决住宿。”
“严教授,您家晋省的吧,抠的跟个土财主一样。”
“阿拉上海人也会算账的好伐!”
刘一民笑着走出了严家炎的办公室,王立群正坐在吴组缃和王瑶旁边传统文化保护的问题。
“刘教授!”王立群赶紧起身打招呼。
“坐,你们聊。”
刘一民看着王立群,若有所思的提笔写了一篇报告。
文化部,夏言拿着刘一民的报告仔细的阅读,看完之后说道:“文研所培训老师,这倒是挺有意思,不过你们的经费可不够啊!”
“我就拿一两个人先试验一下,不过这个事儿得跟您通通气。”刘一民解释道。
“可以,放手去干嘛。咱们也不能总让外国人培训,咱们自己也得好好培养一下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就不能歪。先摸着石头过河,几个人花不了多少钱。”夏言问刘一民经费够不够,不够的话再追加一点。
“够了,几个人的经费文研所还是能拿出来的。所里的教授还让我感谢您呢,批了一万美元的外汇,买了不少资料。”
“别,这一万美元是要听个响的,这响绝对不是你们的几句口头谢谢。”夏言打断了刘一民的感谢。
刘一民问道:“爱荷华国际训练营的事情怎么样了?”
“我们核对了一下多方消息,对方拿的是中情局和甚至是直接拿过美国国务院的钱。我们准备透过欧洲的媒体将这消息放出去,打草惊蛇一下。据相关部门总结,爱荷华国际训练营的存在,整体上是利大于弊。
聂华令和他的丈夫,并没有严格按照中情局的指示去做。不过咱们也不能完全没行动,我看你这个文研所培训老师的这一步就不错。”
“好。”
刘一民走出文化部后,心中又拟定了一个人选——复旦的学者李良荣。
李良荣此人后来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十分重要,大部分学生都拿着他编写的《新闻学概论》学习。
李良荣在复旦毕业后就留校任教,现在是讲师,上次在复旦的时候有一面之缘。
从文化部出来,刘一民没有再回学校,而是到《人民文艺》将《最美的青春》和一篇在美国经历的散文送到了崔道逸的手上。
“这是林业部委托我写的,师兄,您瞅瞅!”
“林业部?厉害啊!”崔道逸高兴地拿起开始阅读。看到是写塞罕坝的,崔道逸再次说道:“塞罕坝是应该多写写,多苦的地方啊!”
崔道逸看到武延生出场的时候,一边看一边骂:“这是什么玩意儿啊,就这思想觉悟?整一个小人啊!”
“这送给养的林场员工应该枪毙,差点害死十几口子啊,判刑都便宜他了。”
崔道逸骂骂咧咧的声音引起其余编辑的好奇,大家凑过来阅读,等看完之后纷纷骂武延生的无耻。
编辑许一说道:“说实话,工作中还真没少遇到这种人。”
其余编辑将目光看向许一,似乎是在确认她说的是不是自己。
许一赶紧摆手解释道:“我说的可不是在座的某个人啊!”
“你说的是我们在座所有人吗?”崔道逸打趣道。
“崔编,你害我啊。我说的人已经走了,已经走了!”许一赶紧说道。
众人看着许一言语错乱的样子都笑出了声,刘一民说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千,无边无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各种人都能够遇到,这种人啊,在一些单位里面很多。擅长吹阴风,耍小聪明,但谎言总有被揭穿的时候。”
“塞罕坝的同志们苦啊,这本将他们的历史都写了出来,我相信塞罕坝的同志们看了一定会喜欢的。”
崔道逸看完《最美的青春》,又看了看刘一民写的散文,里面比记者报道的更详细。
看完之后,崔道逸说道:“这修改一下能修改成一篇极具感染力的短篇。”
“就是,一民同志,你应该多多渲染一下,让大家看的激情澎湃,斗志昂扬。”许一笑道。
刘一民解释道:“其实很多事情也没那么玄乎。”
刘一民理解他们的心情,大
第427章 功德林往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