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3章 《血战台儿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看能不能跟你合作一下?”杨光远问道。

    “看中我手里的剧本还是?”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摇了摇头,杨光远说道:“我在八一影厂看到了一个剧本,叫《血战台儿庄》。可惜当时八一厂没有拍,因为是围绕张自忠将军编写的,犯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所以被压了下来。

    当年李宗仁归国,领导告诉成萌导演要拍一拍台儿庄大捷,可惜后来到了十年期间,耽误了拍,加上前导演成萌去世,一切都搁置了下来。我们想请你重新写一写剧本,完成领导的托付。

    翟俊杰说道:“一民同志,你写的《凯旋在子夜》《雷场相思树》《横空出世》这几部都特别好,尤其是前两部改编成电影,表现出来的艺术色彩和真实性极高。我们寻找编剧的时候,就想到了你。”

    “两位先讲讲,我听听。”刘一民问道。

    “在这场战争里边,桂系的李宗仁指挥作战,粉碎了鬼子速战速决的企图。战役期间,双方投入了巨大的兵力,我们中国军人付出了巨大的损失才赢得了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尤其是川军,出川以来损失巨大,王铭章将军牺牲在藤县战场”

    杨光远不断地给刘一民讲着这场战争的重大意义,刘一民了然,对方想拍的就是后世著名的电影《血战台儿庄》。

    台儿庄战役投入了西北军、川军、桂军和以汤恩伯为首的黄埔嫡系以及地方部队,达到十万余人。

    李宗仁如臂使指的只有桂军,但西北军和川军上下听令,抱必死之心,唯一指挥不动的就是黄埔系。

    于是也就诞生了电影名场面:“再电汤恩伯部!”

    王铭章将军带领军队死守藤县,汤恩伯是最近的援军

    “剧本最难的地方,你也知道,一般编剧很难把握。我来燕京,也是思索再三。”

    “你们的想法呢?”

    “符合历史,一定要符合历史!”杨光远说道。

    翟俊杰没有说话,但看他应该也是这个意思。

    “你们厂里也是这个意思吗?”

    “厂领导也在。”

    刘一民说道:“你们要知道,这剧本写起来很难,需要研究大量的史史,查找资料,采访老兵,甚至是当事人。”

    “一民同志,在剧本费用这方面,你绝对放心,国家新出台了剧本办法,长剧本可以达到五千左右。”杨光远立马说道。

    “你们误会了,我是说我需要时间。”

    杨光远尴尬地说道:“时间不急,咱们求精不求快。您需要什么,需要联系什么人,可以由我们电影厂出面去协调。”

    “这方面我可以想办法,实在没办法再打扰你们。”刘一民笑着说道。

    “那刘一民同志,这个剧本就拜托你了!”两人激动地说道。

    “不用感谢,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书房内的笑声传出,杨秀云冲着这边喊道:“一民,喊两位同志吃饭。”

    “行,咱们去吃饭吧!”刘一民起身道。

    “一民同志,我们就不打扰了吧?”翟俊杰客气地说道。

    刘一民拉着他的胳膊说道:“还有很多东西要讨论呢,再说了,饭都做好了,不让吃饭出去是要骂我的。”

    三个人笑着走到了银杏树下准备吃饭,翟俊杰问道:“怎么没见朱霖同志?”

    “人艺忙,得等演出完才能回来。”

    “一民同志,朱霖同志的业务能力是越来越强了啊!”两人显然也从报纸上听到了《好运大厦》的事情。

    刘一民又询问了几个问题,杨光远还以为是刘一民怕写出来出问题,当即说道:“不管出现什么问题,都由我们桂省电影制片厂承担。”

    “杨导,你又误会了,我是想多了解了解情况。”刘一民看他这幅样子,杨光远自己心里也没少打鼓。

    吃完饭后,刘一民说道:“中间有事情,我拍电报给你们。”

    “刘一民同志,我在桂省等待你的好消息。”杨光远和翟俊杰高兴地离开了四合院。

    PS:感谢泰迪会转轮大佬1500点打赏。

    感谢大佬无伤只有拳100点打赏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